[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证据库的中草药肝毒性评价与辨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74101.0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59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何新;刘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H70/40 | 分类号: | G16H70/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贾耀淇 |
地址: | 30011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证据 中草药 毒性 评价 辨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证据库的中草药肝毒性评价与辨识方法,在现有药物代谢酶介导活性代谢产物(RMs)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如何通过建立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基于活性代谢产物(RMs)证据库、中草药辨识证据库、中医肝毒性个体化报告证据库的多维度多层次网络拓扑证据库的思路模式;将基础生物标志物信息、个体化临床患者报告信息、中草药特征信息等与中药肝毒性辨识相关的证据体系整合,提取相关核心指标形成证据集库模式,建立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基于证据库的中草药肝毒性评价与辨识方法的科学假设,从证据汇集的角度制作与评价中草药肝毒性相关的各种联合证据,将基础证据引入临床工作,为科学评价中草药肝毒性提供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证据库的中草药肝毒性评价与辨识方法。
背景技术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是人体生命循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何种药物的分解与代谢都需要在肝功能的辅助下才可顺利开展。因此,肝脏作为代谢的重要器官所引发的疾病一直被世界医学所关注。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人体在用药过程中,由药物自身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毒性损害,或对药物及代谢产物的过敏反应所导致的重要疾病。药物肝毒性损伤是指由给人体服用的各类处方、非处方药物(例如,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传统中药、天然药物、保健品、膳食补充剂)及其代谢产物所诱发的肝脏损伤。
中草药肝毒性损伤(herb-induced liver injury,HILI)是肝毒性损伤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指由中草药、天然药物及相关制剂因素用以治疗疾病所引起的肝损伤。近年来,随着中草药及相关产品在全球的广泛应用,中草药的相关因素引起的不良反应也被全世界所关注。由于缺少体现中草药复杂性特点的HILI辨识规范和标准,造成HILI的诊断标准差异较大,加之在临床诊断中极少病历详实记载导致肝毒性损伤的中草药本身药物组成、剂量,导致HILI诊断偏倚。由于中草药复方的特殊性,目前国际上通用的DILI辨识方法不适合应用于HILI辨识,因此专门针对HILI特点的辨识方法及标准还是一个未知领域,极大限制了中草药肝毒性研的科学性评价与辨识。
中草药临床肝毒性评价与辨识所面临的问题:药物性肝损伤诊断是当今医学领域困扰临床医生的科学难题,由于缺乏特异性指标,目前还没有一种特定的辨识技术与方法可以确诊疑似药物肝毒性损害,目前临床医生只能依靠“排除法”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判断。药物肝毒性诊断在临床上主要依据疾病史,既往史,用药史发病的时间过程及临床表现并排除其他因素。目前,在临床上主要采用的仍以西医诊断标准及分型为依据。其中,1993年提出建立的因果关系评价法(Roussel Uclaf Causality Assessment Method,RUCAM)量表判断药物与药物肝毒性的关联性,是影响较大且广泛使用的药源性肝损害辨识方法和标准之一。然而,由于中药的肝毒性在说明书中不会标注(量表的加分内容),故采用该评分法的特异性和准确性不高,且由于多年来诊断标准改进不大,很多重要的干扰性因素如戊肝病毒感染等未纳入该诊断标准,严重影响了该方法的准确率。2010年在Hepatology杂志上的研宄表明,不同临床医生采用RUCAM评分辨识的一致率仅有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未经天津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41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跨乘型车辆
- 下一篇:跨骑型车辆的导风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