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证据库的中草药肝毒性评价与辨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74101.0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59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何新;刘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H70/40 | 分类号: | G16H70/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贾耀淇 |
地址: | 30011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证据 中草药 毒性 评价 辨识 方法 | ||
1.一种基于证据库的中草药肝毒性评价与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文献研究数据库:以中医四诊信息为理论基础结合肝毒性患者的特征形成结构,在四诊辩证信息中包含肝毒性相对应辩证信息,保证所筛选条目的全面性,同时采取文献研究、专家访谈方法丰富文献筛选的内容,分别建立肝毒性基础文献研究数据库和临床研究文献数据库;
S2:活性官能团数据库搭建与分类:包括基于基础研究、细胞研究和临床研究三部分的RMs研究证据库;
S3:建立与RMs酶反应后含毒性的中草药毒性数据库:将活性官能团、RMs、中草药品种相互链接,以多维多层次网络的模式构成中草药肝毒性共享数据库;
S4:建立中草药临床肝毒性病历报告数据库:搜集临床研究中肝毒性患者的病例报告,将病例报告纳入临床病例数据库,对纳入数据库的病例报告进行后续入排筛选;
S5:RMs对临床肝毒性辨识的预警及中医肝毒性个体化诊断客观证据评价;
所步骤S2具体包括:
S2.1:通过对常见因素的构效关系总结,可以快速帮助改良药物以及设计新药和临床合理用药,数据库的方法被用来寻找文献报道中的活性官能团,对其分类,天然产物和化学药物的MBI抑制剂被总结,基于结构可大致分为:炔、呋喃和噻吩、环氧化物、二氯乙烯和氯、胺、苯并二茂(亚甲基dioxyphenyl)、异硫氰酸盐、硫代酰胺、酯、共轭结构和末端烯烃;
S2.2:RMS的结构信息以及相关的研究统计数据库,包括基础研究、细胞研究和临床研究三部分,在基础研究中,涉及动物种类、体重、动物数量、性别比例和年龄,追踪一系列生化指标,包括ALT、AST、总胆红素以及肝组织的形态学变化,所述肝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包括肝脏重量变化、肝指数变化、细胞肿胀、细胞坏死、炎性细胞浸润、脂肪变性和组织学切片,在细胞研究中,选择细胞类型、转移代数、细胞活力(%)、生化指标(ALT、AST、LDH、ROS)、膜电位变化和细胞生长状态作为关键指标;在临床上,生命体征(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疾病史、服药史(药物),临床推荐剂量、剂量、用药周期、联合用药)、临床表现(临床症状、肝功能、常规检查、影像学检查及临床诊断),这三个部分被记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证据库的中草药肝毒性评价与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包括:
S1.1:文献研究:查询以RMs、活性官能团、中草药肝毒性、中草药肝损伤、HILI、DILI、生物指标、CYP50、代谢酶、药物肝毒性诊断、中草药肝毒性诊断为中英文主题词,全面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中国cnki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MEDLINE Database,Embase数据库;
S1.2:数据库搭建:将检索的相关文献分别纳入已建立的文献数据库中,根据文献类别建立索引,便于研究者对肝毒性文献进行追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证据库的中草药肝毒性评价与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化合物信息包括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分子式、结构式的CYP酶的抑制和抑制能力;包括KI,kinact和分配比例,这三个参数的失活反应的定量描述,其值与化合物作为抑制剂的抑制能力有关,描述动力学参数Ki和kinact失活过程是:KI是半数失活剂浓度,kinact代表最大的失活速率常数,分配系数代表CYP能够在完全灭活前的催化次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未经天津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410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跨乘型车辆
- 下一篇:跨骑型车辆的导风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