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铅酸电池上下回转冷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56909.6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8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倩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H01M1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韩燕燕,连围 |
地址: | 236400 安徽省阜阳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上下 回转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铅铅酸电池加酸冷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铅酸电池上下回转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在制备铅酸电池时,由于需要对铅酸电池内部进行加酸处理,而向铅酸电池内部加入酸溶液后,由于化学反应会导致溶液发热,如不及时对铅铅酸电池进行冷却降温工作,会损害铅酸电池的结构以及使用的寿命,因此对铅酸电池充电加酸后的冷却成为铅酸电池行业从业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目前通常使用水冷却对铅酸电池进行冷却,但是需要人工将铅酸电池搬入水槽中,并且在冷却过后将铅酸电池搬出水槽,工作繁琐,效率低下。
此外,专利号为CN104051703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充电加酸用的冷却装置,其通过设置在铅酸电池运输轨道上的升降系统将充过电的铅酸电池放入水箱中进行水冷却,水箱的另一端通过升降系统将水冷却完成后的铅酸电池取出水箱,可将多个铅酸电池放置在轨道上实现循环水冷,减少了产品的生产时间,但是据申请人反应,在冷却过程中,一只铅酸电池在冷却水中至少需要15分钟以上的冷却时间,因此为了满足实际生产需要,水箱的长度势必要加长,而在铅酸电池的生产车间的工作环境则限制了水箱长度的设置,严重影响了铅酸电池冷却的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铅酸电池上下回转冷却系统,通过设置上下双层的第一冷却槽与第二冷却槽,使铅酸电池在第一冷却槽内输入,在第二冷却槽中输出,在不增加冷却系统长度的情况下,使铅酸电池的冷却时间得到增加,解决生产环境对铅酸电池冷却时间的限制的技术问题,同时实现冷却后铅酸电池的自动输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铅酸电池上下回转冷却系统,包括安装架,该安装架包括横向安装部与纵向安装部,还包括:
冷却槽组,所述冷却槽组设置于所述横向安装部上,其包括位于所述横向安装部上部的第一冷却槽与位于所述横向安装部下部的第二冷却槽,该第一冷却槽与第二冷却槽内均循环流通有冷却液,该第一冷却槽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冷却槽的输入端通过管道连通,且该第一冷却槽的输出端为开口设置;
回转机构,所述回转机构设置于所述横向安装部上,其包括围绕所述第一冷却槽设置的输送组件以及驱动该输送组件运转的驱动组件;
若干承载机构,所述承载机构均沿所述输送组件等距设置,其用于承载铅酸电池,所述铅酸电池由所述输送组件带动在所述第一冷却槽与第二冷却槽内输送进行冷却工作;以及
冷却塔,所述冷却塔的进液管与所述第二冷却槽连通,其出液管与所述第一冷却槽连通,且其对第一冷却槽与第二冷却槽的冷却液进行冷却。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冷却槽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冷却槽的长度,且其两端均超出该第一冷却槽的两端。
作为改进,所述输送组件包括:
输送链,所述输送链对称设置于所述横向安装部的两侧,其沿所述第一冷却槽回转输送;以及
若干输送链轮,所述输送链轮均转动设置于所述输送链的转角处。
作为改进,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对称设置于所述横向安装部纵向两侧,其位于所述第一冷却槽的输出端处,且其均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输送链轮同轴设置;以及
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为对称同轴设置,其均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链轮的上方,且其与该第一链轮通过驱动链条传动配合并同步转动;以及
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皮带传动的方式与任一所述第一链轮传动配合。
作为改进,所述承载机构包括:
冷却盒,所述冷却盒为回形设置,其中部设置有固定部,且其底板中部开设有出液孔;
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下滑动设置于所述固定部内,其与冷却盒的底板之间抵触设置有若干的第一弹簧,且其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出液孔对应配合的堵头;
若干光杆,所述光杆固定竖直设置于所述冷却盒的四角;
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对称设置于所述冷却盒的两侧,该连接臂的两端滑动设置于所述光杆上,且其与光杆之间均抵触设置有第二弹簧;以及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为L形设置,其包括纵向连接部与竖向连接部,所述纵向连接部与所述输送链的外链节固定连接,所述竖向连接部与所述连接臂顶部铰接。
作为改进,所述固定部包括:
若干角铁,所述角铁均为竖直设置,其围绕所述承载板设置,且其高度低于所述冷却盒的深度。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弹簧的高度低于所述角铁的高度。
作为改进,所述承载机构还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承载板下方的伸缩滑动组件,该伸缩滑动组件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倩,未经李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69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