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菲和萘的多环芳烃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36664.0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8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奇峰;王涛;孙福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13/08 | 分类号: | C07C213/08;C07C217/9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环芳烃衍生物 合成 萘胺衍生物 核磁共振谱图 有机合成化学 苯醌衍生物 产物纯度 产物结构 多环芳烃 菲衍生物 高选择性 工程塑料 光电性质 过硫酸盐 抗氧化性 母核结构 偶联反应 双官能团 酸性条件 氧化脱氢 有机溶剂 甲醚 碘盐 三价 收率 羟基 构筑 转化 研究 | ||
一种基于菲和萘的多环芳烃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合成化学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研究9‑菲甲醚与2‑萘胺衍生物的氧化脱氢偶联反应,提出了有机溶剂结合酸性条件下,过硫酸盐、三价碘盐以及苯醌衍生物对9‑羟基菲衍生物的3位C‑H键与2‑萘胺衍生物的1位C‑H键高选择性的直接C‑C键构筑方法,得到了基于菲和萘的结构独特的多环芳烃衍生物。本发明在技术上提供了一种复杂多环芳烃衍生物的合成方法,该类化合物因含有多环芳烃母核结构,且含有C‑O键、C‑N键,能转化为‑OH,‑NH2等取代基,因而具备了特别的抗氧化性和光电性质,同时作为一类双官能团化的多环芳烃衍生物,也可作为一种单体用于工程塑料的合成。该类化合物的收率为61%~86%。核磁共振谱图确认产物结构,并确定产物纯度>95%。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菲和萘的多环芳烃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多环芳烃菲的相关衍生物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发展菲衍生物的反应性质研究有助于促进新材料和新物质的发展。化合物菲的反应集中在菲的9位和10位C-H键上,在该位点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得到菲醌,也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得到含杂原子取代基的菲衍生物,或者通过氧化脱氢反应得到9位芳基化的菲。在目前的文献和专利中,关于9-羟基菲及其衍生物反应性研究的报道非常罕见,我们通过研究9-羟基菲的衍生物9-菲甲醚的反应性质,发现其可以与2-萘胺衍生物发生反应,实现9-菲甲醚的3位与2-萘胺衍生物的1位的偶联,该类化合物含有C-O键、C-N键,可以进一步转化为-OH,-NH2,因而具备了特别的抗氧化性和光电性质,同时作为一类双官能团化的多环芳烃衍生物,也可作为一种单体用于工程塑料的合成。该类化合物的收率为61%~86%。核磁共振谱图确认产物结构,并确定以上产物纯度>95%。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菲和萘的多环芳烃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合成方法如图2所示:
具体步骤为:
(1)氮气气氛下,在10mL Schlenk管中加入9-烷氧基菲0.1mmol,2-萘胺衍生物0.15mmol,加入溶剂二氯甲烷,搅拌使底物完全溶解。
(2)加入氧化剂(1.0-10.0 equiv.),冰水浴下再加入有机酸。在氮气气氛下密封Schlenk管。
(3)搅拌反应,反应时长为1-10h,TLC检测9-菲甲醚完全消失。
(4)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液加入饱和Na2CO3溶液直至无气泡冒出,用3×3mL CH2Cl2萃取,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将有机相减压蒸馏,所得粗产物柱层析分离,洗脱剂为V石油醚∶V乙酸乙酯=12∶1,得到纯净的偶联产物。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中产物的1H-NMR谱图;
图2:实施例1中产物的13C-NMR谱图;
图3:实施例2中产物的1H-NMR谱图;
图4:实施例2中产物的13C-NMR谱图;
图5:实施例3中产物的1H-NMR谱图;
图6:实施例3中产物的13C-NMR谱图;
图7:实施例4中产物的1H-NMR谱图;
图8:实施例4中产物的13C-NMR谱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66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