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网络通信实现区间闭塞及方向控制的方法及系统、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13048.3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22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华;邱锡宏;谢迎峰;姜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3/00 | 分类号: | B61L23/00;B61L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联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4 | 代理人: | 王冲;吴鑫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通信 实现 区间 闭塞 方向 控制 方法 系统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网络通信实现区间闭塞及方向控制的方法及系统、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直接利用网络通信连接第一站点的计算机联锁系统和第二站点的计算机联锁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站点的计算机联锁系统和所述第二站点的计算机联锁系统之间直接交互进路信息及区间信息;采用软件逻辑运算实现所述第一站点的计算机联锁系统和所述第二站点的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区间方向控制及区间闭塞控制功能。本发明能够通过网络通信实现区间闭塞及方向控制,信息传输更加安全、可靠、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信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站间计算机联锁系统之间的通信方法,具体来说就是一种用网络通信实现区间闭塞及方向控制的方法及系统、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CTCS-2及CTCS-3级列控系统己经实际应用于许多客运专线上。C2和C3列控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列车高速、高密度运行的安全性,区间闭塞、区间方向控制等关键技术尤为重要,目前,计算机联锁系统具备全部的区间方向控制的要素和条件,完全可以通过软件逻辑控制实现区间方向控制及区间闭塞,代替高成本、低效率的继电器改方电路已是必然。
目前在计算机联锁系统和区间方向电路结合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计算机联锁结合继电器的方式,另外一种是计算机联锁结合TCC(列控中心)的方式。前一种方式需要在两个车站之间埋设大量的电缆,后一种方式需要增加大量TCC设备,两种方式均需要较多的硬件投入。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研发一种计算机联锁系统中区间设备互联互通的可靠方法,以低成本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共享。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网络通信实现区间闭塞及方向控制的方法及系统、介质,解决了现有区间方向控制及区间闭塞需要利用继电器来实现,导致实现区间方向控制及区间闭塞成本高昂、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网络通信实现区间闭塞及方向控制的方法,包括:直接利用网络通信连接第一站点的计算机联锁系统和第二站点的计算机联锁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站点的计算机联锁系统和所述第二站点的计算机联锁系统之间直接交互进路信息及区间信息;采用软件逻辑运算实现所述第一站点的计算机联锁系统和所述第二站点的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区间方向控制及区间闭塞控制功能。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经由数据处理设备处理时,所述数据处理设备执行以下步骤:直接利用网络通信连接第一站点的计算机联锁系统和第二站点的计算机联锁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站点的计算机联锁系统和所述第二站点的计算机联锁系统之间直接交互进路信息及区间信息;采用软件逻辑运算实现所述第一站点的计算机联锁系统和所述第二站点的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区间方向控制及区间闭塞控制功能。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用网络通信实现区间闭塞及方向控制的系统,包括:第一站点、第二站点和网络。其中,所述网络直接连接第一站点的计算机联锁系统和第二站点的计算机联锁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站点的计算机联锁系统和所述第二站点的计算机联锁系统之间直接交互进路信息及区间信息;所述第一站点的计算机联锁系统和所述第二站点的计算机联锁系统之间采用软件逻辑运算实现区间方向控制及区间闭塞控制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可知,用网络通信实现区间闭塞及方向控制的方法及系统、介质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计算机联锁系统实现区间方向电路控制功能,利用联锁安全冗余数据网实现区间交互信息的采集和驱动,即利用冗余数据网传输方向电路信息和区间设备间需要交互的信息,计算机联锁系统之间的连接更简洁更可靠,通过扩展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功能,实现方向电路功能,信息传输更安全、可靠、高效;与继电器电路结合方式相比,节约站间铺设的电缆,节约方向电路控制所需组合架和继电器,节约机械室空间;与结合列控中心的方式相比,节约列控中心设备费用和方向电路控制继电器费用,以及所用设备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30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