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稳定性力矩限制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00132.1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9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东晟磁电磁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7/00 | 分类号: | F16D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稳定性 力矩 限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力矩限制器,尤其涉及一种高稳定性力矩限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力矩限制器一般采用两种结构方式实现制动,一种是摩擦副式结构,另一种是利用等六边形面和滚子自锁实现。采用摩擦副式结构实现的方式,由于摩擦副结构采用面摩擦不能承受过大的冲击载荷,且摩擦副受环境影响较大,造成力矩限制器的门限不稳定;而采用等六边形面和滚子自锁结构实现的方式,因受摩擦角的影响,对加工精度和间隙要求高,特别是在高速条件下,不易于实现。
同时,现有力矩限制器的指示器受内部零件运动行程影响,在航空产品中受空间限制,指示作用不明显。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稳定性力矩限制器,可实现高稳定的力矩限制作用,对间隙、精度、加工及装配要求相对较低,满足不同的需求;同时,可实现明显的指示器显示效果,其内部零件的运动仅为指示器的触发,不受内部行程限制,且满足不同长度的需求,达到行程发大的目的。
本发明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稳定性力矩限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中心轴、套设于中心轴外的一第一弹簧座、套设于中心轴外且前端卡入第一弹簧座中的一第一压缩弹簧、套设于中心轴外且供第一压缩弹簧后端嵌入的一输出球道盘、套设于中心轴外且位于输出球道盘后方的一输入球道盘、套设于中心轴外且包覆输入球道盘与输出球道盘后端的一保持架、包覆于保持架与第一弹簧座外的一外壳、及嵌入于外壳与保持架之间的一钢衬套,其中,在该输入球道盘与输出球道盘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钢球,且该若干第一钢球后端面嵌入输入球道盘的球窝中,该第一钢球前端面与输出球道盘后端面接触;在该保持架圆周方向上且位于钢衬套与输入球道盘之间设置有若干滚子,该输入球道盘为偏心圆结构,且该输入球道盘外圆周面由若干偏心圆面组成,且每相邻两个偏心圆面之间由一过渡圆弧间隔开;在力矩限制制动过程中,输入球道盘与保持架发生相对转角,输入球道盘带动滚子沿其中一偏心圆面运动,逐渐消除间隙,直到滚子分别与偏心圆面和钢衬套相切,形成一自锁角,达到制动的目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心轴外壁与输入球道盘内壁之间通过套设于中心轴外的一第一花键接触连接,所述输出球道盘外壁与保持架内壁之间通过套设于输出球道盘外的一第二花键接触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一指示器装置,该指示器装置包括设置于外壳上的一指示器壳体、嵌入于指示器壳体内的一指示杆、设置于指示杆前端部且下端向下延伸至输出球道盘侧边的一杠杆、连接于杠杆上端部与指示杆前端部之间的一推杆、套设于指示杆前端外围的一第二弹簧座、套设于指示杆前端外围且位于第二弹簧座与推杆之间的一第二压缩弹簧、套设于指示杆后端外围的一挡圈、套设于指示杆外围且嵌入指示器壳体内的一第一铜衬套、及套设于指示杆后端外围且前端嵌入指示器壳体内部的一指示器端盖,其中,该杠杆通过一转轴连接于指示器壳体上,该杠杆下端部与输出球道盘侧边之间预留有间隙;该指示杆外围开设有供挡圈嵌入的一圆槽,且该挡圈嵌入指示器端盖中,该指示器端盖前端部与第一铜衬套后端部相接触;当力矩限制制动时,输出球道盘产生轴向位移,消除与杠杆之间的间隙,带动杠杆旋转,杠杆的一端推动第二弹簧座,并克服挡圈与推杆之间的弹力,由于挡圈的开口增加而脱开指示杆的圆槽,此时在第二压缩弹簧的预压力作用下,克服推杆与第一铜衬套之间的摩擦力,由第二压缩弹簧的弹簧力推动指示杆运动,达到行程发大的目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指示器端盖内壁与指示杆外壁之间且由后至前依次设置有一内O型密封圈与一卡圈,且该卡圈位于挡圈的后端面上;在所述指示器壳体内壁与指示器端盖外壁之间设置有一外O型密封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指示杆外围且位于第二弹簧座后端设置有一第一调整垫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指示杆前端外围与指示器壳体内壁之间设置有一第二铜衬套,所述第二铜衬套后端向外弯折形成一凸台,在该凸台外壁与指示器壳体内壁之间设置有一第二调整垫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指示器壳体与外壳之间设置有一O型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东晟磁电磁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东晟磁电磁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01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涨紧套及电动机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便携手机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