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而成的制品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62077.1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34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裵胜勇;金延庆;金株圣;朴康烈;梁天锡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天尖端材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25/12 | 分类号: | C08L25/12;C08L51/04;C08L23/12;C08K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李艳;臧建明 |
地址: | 韩国全罗南道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性 树脂 组合 及其 制备 制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由其制造的模制物品。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包含100重量份的热塑性树脂和0.5重量份至30重量份的锌氧化物。锌氧化物在光致发光测量中的峰值强度比(B/A)是0.01至小于0.1,其中A指示在370纳米至390纳米波长范围内的峰值并且B指示在450纳米至600纳米波长范围内的峰值。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在除异味、抗冲击性等方面展现良好的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由其制造的模制物品。更确切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在除异味(deodorization)和抗冲击性(impactresistance)方面展现良好的特性,和由其制造的模制物品。
背景技术
热塑性树脂在抗冲击性、可加工性、可模制性、刚性以及外观方面具有良好的特性,并且广泛用于多种应用中,如汽车、电气/电子产品、办公设备、家用器具、玩具以及文具。
近年来,随着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与日俱增,关于热塑性树脂危害的争论也逐渐增加。具体来说,由于热塑性树脂中残留未反应的单体,所以存在热塑性树脂在高温下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的问题。这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不仅造成不良气味,而且还在长期吸入后对人体具有负面影响。因此,近年来,已尝试去除由热塑性树脂生成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或使其减到最少。
按照惯例,为了去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一般已经采用经由在原料聚合期间增强脱挥发分使残余单体或寡聚物的含量减到最少的方法或经由后处理增强水洗的方法。然而,这些方法由于在制造工艺期间停留时间增加而具有以下问题,如聚合物产物输出减少和变黄。另外,这些方法由于制造工艺数目和加工时间增加而具有加工成本增加的问题。
另外,已提出添加除异味剂(如沸石)以使得残余单体吸附在其上的方法或用水浸渍热塑性树脂以使得残余单体连同水一起在挤出期间经由通风口蒸发的方法。然而,使用除异味剂的方法的问题在于其难以完全去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并且残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可能在高温注射期间释放。另外,用水浸渍树脂的方法的问题在于挤出机内部可能被腐蚀。
因此,需要一种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可以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并且可以展现良好的除异味特性。
本发明的背景技术公开在日本专利公开第2006-182841号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在除异昧、抗冲击性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特性;和由其形成的模制物品。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包含:100重量份的热塑性树脂;和0.5重量份至30重量份的锌氧化物,其中所述锌氧化物在光致发光测量中的峰值强度比(B/A)是0.01至小于0.1,其中A指示在370纳米(nm)至390纳米波长范围内的峰值并且B指示在450纳米至600纳米波长范围内的峰值。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锌氧化物的光催化效率可以是90%至99%,如由公式1计算所得:
[公式1]
其中N1表示5百万分比(ppm)亚甲基蓝溶液在660纳米波长下的紫外光(UV)吸光度,并且N2表示在将1,000百万分比锌氧化物沉积在亚甲基蓝溶液中,接着用在280纳米至360纳米波长范围内的紫外光B(UV-B)照射2小时后所测量的5百万分比亚甲基蓝溶液在660纳米波长下的紫外光(UV)吸光度。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锌氧化物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分析中可以具有在35°至37°范围内的峰位角度(2θ)和1,000埃至2,000埃的微晶尺寸,如由公式2计算所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天尖端材料株式会社,未经乐天尖端材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20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并网系统的电压保护装置
- 下一篇:基于自适应的快速捕获跟踪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