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数据驱动量化特征多粒度的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50672.2 | 申请日: | 2017-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6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驱动 量化 特征 粒度 行星 齿轮箱 故障诊断 方法 | ||
1.基于数据驱动量化特征多粒度的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采集到的典型故障行星齿轮箱特征信号,提取故障诊断特征,建立不完备故障诊断信息系统;
步骤二、采用数据驱动量化特征关系对不完备故障诊断信息系统进行分析,计算所有实例间的特征相似度,获得满足数据驱动量化特征关系的特征集;
步骤三、利用基于悲观数据驱动量化特征多粒度模型的属性约简算法,提取故障诊断决策规则;
步骤四、根据故障诊断决策规则构建朴素贝叶斯分类器模型,推断待诊行星齿轮箱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驱动量化特征多粒度的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实例间的特征相似度定义如下:
对于不完备信息系统S=(U,A=C∪D,V,f),U为实例集合,A为属性集,C为征兆属性集,D为决策属性集,V为A的值域,f为映射函数,令属性集对其中表示实例在属性b上所有互异的已知属性值,表示实例在属性b上的属性值为bi的实例数,则在属性集B上的特征相似度VRB(x,y)计算公式为:
VRB(x,y)=Πb∈BRb(x,y)·NB(x,y)(1)
其中,NB(x,y)表示实例x和y中丢失型属性值所占的比重,Rb(x,y)表示实例x和y在属性b上的特征相似度,|X|表示集合X的基数,且
其中,|X|表示集合X的基数。
如果b(x)和b(y)为不关心条件型未知属性值,则所述Rb(x,y)的计算公式如下:
如果b(x)和b(y)为已知属性值,当b(x)=b(y)时,Rb(x,y)=1;当b(x)≠b(y)时,Rb(x,y)=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驱动量化特征多粒度的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数据驱动量化特征关系的定义如下:
对于不完备信息系统S=(U,A=C∪D,V,f),U为实例集合,A为属性集,C为征兆属性集,D为决策属性集,V为A的值域,f为映射函数,令属性集则数据驱动量化特征关系为:
VR(B)={(x,y)∈U×U|y∈KB(x),VRB(x,y)≥α}(4)
其中,α为阈值。若阈值α过大,则满足数据驱动量化特征关系的特征集中包含的实例过少;若阈值α过小,则满足数据驱动量化特征关系的特征集中包含的实例过多。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将论域中所有实例与其它实例特征相似度最小值的平均值看作阈值,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min(VRB(x))为实例x与论域中其它实例特征相似度的最小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驱动量化特征多粒度的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悲观数据驱动量化特征多粒度模型的定义如下:
对于不完备信息系统S=(U,A=C∪D,V,f),U为实例集合,A为属性集,C为征兆属性集,D为决策属性集,V为A的值域,f为映射函数,令B={B1,B2,...,Bm}是C的m个属性子集,定义X关于B的悲观数据驱动量化多粒度下近、上近似集分别记为
称为关于属性集B1,B2,...,Bm的悲观数据驱动量化多粒度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067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