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甘醇二异辛酸酯的精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27907.6 | 申请日: | 201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9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连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孚延盛润滑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9/28 | 分类号: | C07C69/28;C07C67/08;C07C67/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甘醇 辛酸 精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甘醇二异辛酸酯的制作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三甘醇二异辛酸酯的精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三甘醇二异辛酸酯为溶剂型耐寒增塑剂,具有优良的低温性、耐久性、耐油性、耐紫外线照射和抗静电性,且具有黏度低和一定的润滑性等特点。其分子结构能使塑料产品具有良好的色度和透明性。与树脂相近的极性使其与树脂相溶性良好,因而广泛应用于PVB安全膜、合成橡胶、乙烯基树脂、PVC、工业涂布涂层、密封材料等多个领域。目前国内外生产企业采用的生产后处理方法为传统的碱洗中和、水洗、脱水,产生大量废液,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对设备腐蚀严重,存在安全隐患,产品品质也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三甘醇二异辛酸酯的精制方法,解决了目前国内外生产企业采用的生产后处理方法为传统的碱洗中和、水洗、脱水,产生大量废液,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对设备腐蚀严重,存在安全隐患,产品品质也较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三甘醇二异辛酸酯的精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制作粗产品;第二步,进行分子蒸馏提纯;第三步,完成三甘醇二异辛酸酯最终产品的制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准备器材和材料:制作过程中需要使用到一系列器材和各种材料,在进行制作三甘醇二异辛酸酯的实验前,先提前准备好器材和材料;器材包括精密电子秤、反应瓶、氮气瓶、搅拌器、加热水箱、温度传感器、冷水箱、减压蒸馏装置、过滤器、分子蒸馏装置、真空度测量仪、盛装瓶和干燥装置;材料包括异辛酸、三甘醇、高效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和带水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制作粗产品:按摩尔比2.1-2.3:1将异辛酸、三甘醇加入反应瓶内,同时,再加入1-2‰高效固体超强酸催化剂、1-2%吸附剂和5-10%带水剂,然后在通氮的条件下,通过搅拌器搅拌,并通过加热水箱对反应瓶加热,使反应瓶内发生酯化脱水反应;然后用温度传感器测量出加热水箱内的温度,并保持加热水箱内的温度为200-240℃,使发生酯化脱水反应后的反应瓶在该温度下保温5-10小时,然后再将冷水箱内的冷水加入到加热水箱内,使加热水箱内的温度降低,从而对反应瓶进行降温,并保持反应瓶所在的环境温度为80-150℃,然后再在该温度下将反应瓶内的混合液体倒入减压蒸馏装置中进行减压蒸馏,经过0.5-2小时脱去带水剂得到粗产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分子蒸馏提纯:将制作得到的粗产品先经过过滤器过滤,然后再将过滤后的粗产品通过分子蒸馏装置进行二级分子蒸馏,并通过温度传感器保持一级处理温度温度为50-120℃,再通过真空度测量仪测量并保持真空压力为50-1000Pa,使得剩余带水剂及部分酸被脱出;然后再进行二级处理,使二级处理温度保持在90-180℃,真空压力保持在1-300Pa,从而脱出过量酸,得到产物酸值小于0.1mg•KOH/g。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完成三甘醇二异辛酸酯最终产品的制作:将分离产物使用过滤器过滤,得到产物酸值小于0.1,铂钴色号小于30,再经干燥装置干燥脱水得到最终产品,纯度大于99%。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传统的制作方法中,三甘醇二异辛酸酯通过常规中和水洗方法容易产生大量废水,污染环境,蒸汽分馏方法温度过高易于发生副反应,影响产品性能,而用本发明的分子蒸馏方法提纯,产品纯度高,色度好,不用进行脱色,产品性能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甘醇二异辛酸酯的精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制作粗产品;第二步,进行分子蒸馏提纯;第三步,完成三甘醇二异辛酸酯最终产品的制作。
准备器材和材料:制作过程中需要使用到一系列器材和各种材料,在进行制作三甘醇二异辛酸酯的实验前,先提前准备好器材和材料;器材包括精密电子秤、反应瓶、氮气瓶、搅拌器、加热水箱、温度传感器、冷水箱、减压蒸馏装置、过滤器、分子蒸馏装置、真空度测量仪、盛装瓶和干燥装置;材料包括异辛酸、三甘醇、高效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和带水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孚延盛润滑油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孚延盛润滑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279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