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稠油油藏组合蒸汽吞吐的分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8230.0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24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杨艳霞;孙业恒;吴光焕;邓宏伟;韦涛;李伟;王可君;于建梅;刘祖鹏;闵令元;李伟忠;王一平;王传飞;石军平;陈桂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G06F30/20;G06F111/1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4 | 代理人: | 刘亚宁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油油 组合 蒸汽 吞吐 分区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稠油油藏组合蒸汽吞吐的分区方法,包括:建立稠油油藏蒸汽吞吐井间汽窜的数值模拟模型;计算各项油藏静态参数和开发动态参数与蒸汽吞吐井间汽窜时间的关系;分析各参数对蒸汽吞吐井间汽窜时间影响的显著性,确定影响汽窜时间的主控因素;利用汽窜时间与各单一主控因素间的函数关系,建立多主控因素下吞吐井间汽窜时间的预测模型;利用研究区块已汽窜井数据回归确定预测模型中的系数;计算研究区块未汽窜井与周围邻井发生汽窜的时间,根据发生汽窜时间的早晚划分汽窜级别,得到研究区块井间汽窜关联状况;根据研究区块井间汽窜关联状况,进行组合吞吐分区。本发明可为矿场实施组合蒸汽吞吐提供坚实的理论指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稠油油藏热采开发研究领域,特别是涉及稠油油藏组合蒸汽吞吐的分区方法。
背景技术
稠油油藏组合蒸汽吞吐技术是将一个组合吞吐区的多口蒸汽吞吐井同时进行注蒸汽,同时开井生产;该技术可有效控制吞吐井间汽窜,改善动用不均,且操作成本低、实用性强,国内外矿场实践取得较好的开发效益。但以往矿场实施组合蒸汽吞吐技术时,均是人为划分组合吞吐区,操作主观性强,应将哪些吞吐井划分为一个组合蒸汽吞吐区缺乏明确、可靠、科学的方法,严重阻碍了该项技术大规模的推广应用。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用于稠油油藏组合蒸汽吞吐的分区方法,明确、可靠、科学地解决了组合蒸汽吞吐分区的问题,为矿场实施组合蒸汽吞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稠油油藏组合蒸汽吞吐的分区方法,解决矿场实施组合蒸汽吞吐技术时缺乏分区方法的问题,实现对稠油油藏组合蒸汽吞吐开发中科学划分组合吞吐区,从而有效控制蒸汽吞吐井间汽窜、动用不均衡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稠油油藏组合蒸汽吞吐的分区方法,该稠油油藏组合蒸汽吞吐的分区方法包括:
步骤1:利用稠油热采数值模拟软件CMG建立模拟稠油油藏蒸汽吞吐井间汽窜过程的数值模拟模型,所述数值模拟模型中采用出砂机理来反映汽窜;
步骤2:利用步骤1中建立的数值模拟模型计算各项油藏静态参数和开发动态参数与蒸汽吞吐井间汽窜时间的关系;
步骤3:分析步骤2中各参数对蒸汽吞吐井间汽窜时间影响的显著性,确定影响汽窜时间的各单一主控因素;
步骤4:利用步骤2中计算的蒸汽吞吐井间汽窜时间与各单一主控因素间的函数关系,建立多主控因素下吞吐井间汽窜时间的预测模型;
步骤5:利用研究区块已汽窜井数据回归确定步骤4中建立的预测模型中的系数,得到该研究区块蒸汽吞吐井间汽窜时间预测公式;
步骤6:利用步骤5中建立的研究区块蒸汽吞吐井间汽窜时间预测公式,计算研究区块未汽窜井与周围邻井发生汽窜的时间,根据发生汽窜时间的早晚划分汽窜级别,得到该研究区块井间汽窜关联状况;
步骤7:根据步骤6中得到的研究区块井间汽窜关联状况,进行组合吞吐分区。
进一步,步骤3中,油藏静态参数渗透率突进系数是影响汽窜时间的单一主控因素之一。
进一步,步骤2中,渗透率突进系数与汽窜时间满足乘幂函数关系。
进一步,步骤3中,油藏静态参数原油粘度是影响汽窜时间的单一主控因素之一。
进一步,步骤2中,原油粘度与汽窜时间满足线性函数关系。
进一步,步骤3中,开发动态参数井间压力梯度是影响汽窜时间的单一主控因素之一。
进一步,步骤2中,井间压力梯度与汽窜时间满足多项式函数关系。
进一步,蒸汽吞吐井间汽窜时间预测方程可表达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82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