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鱼打桩的辅助渔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7808.0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95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龙;王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龙 |
主分类号: | A01K91/06 | 分类号: | A01K91/06;A01K97/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2106 | 代理人: | 刘安宁 |
地址: | 550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打桩 辅助 渔具 | ||
一种防止鱼打桩的辅助渔具,其外形是圆筒,顶部安设有连接钩和加气口;圆筒体上部是储气段;圆筒体内的上部有定活塞,该定活塞的中心有出气道,出气道下端开有向下的凹槽;圆筒内的中部有环形气体通道,气体通道的两边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出气管,出气管口套有收缩式气囊;圆筒体的下部有动活塞,该动活塞的上端有向上凸起的阻气塞;圆筒底端是底盖,有螺纹与圆筒体连接;动活塞的下端中央有栓接环,其上栓接的鱼线穿出底盖小孔与钓钩连接。本发明的辅助渔具可以有效地帮助垂钓者钓起重量较大的鱼;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成本低廉,易于推广,方便重复使用的有益效果。适用于垂钓大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钓鱼,尤其涉及钓鱼用的附件,具体而言,涉及防止鱼打桩的辅助渔具。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到野外进行钓鱼这一休闲活动,钓鱼爱好群体逐渐增大。但是在人们钓鱼过程中偶尔遇见大鱼咬钩而起杆时,却常常遇见“鱼儿打桩”而逃掉的情况。所谓“鱼儿打桩”,就是鱼儿在上钩后,往往会受到惊吓而到处乱窜或者往草丛、江湖深处下潜逃走;钓者感到钩上有大鱼,但鱼线拉不动,收线收不进,放线鱼不跟,就像钩或坠挂在了树桩上一样。对钓鱼爱好者而言这是非常苦恼又非常可惜的事情。目前,对于“鱼儿打桩”人们只能根据经验设法解脱,尚无防止鱼打桩的渔具。迄今为止也没有相关的专利申请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防止鱼打桩的辅助渔具,以帮助钓鱼爱好者提高钓到大鱼的成功率,从而增加钓鱼活动的趣味性。
本发明提供的防止鱼打桩的辅助渔具,外形是一个圆筒,其顶部安设有一个连接钩和一个加气口;圆筒体上部是储气段,用于储存压缩空气;圆筒体内的上部有一个定活塞,该定活塞的中心有出气道,出气道下端开有一个向下的凹槽;圆筒内的中部有环形气体通道,气体通道的两边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出气管,出气管口套有收缩式气囊;圆筒体的下部有一个动活塞,该动活塞的上端有一个向上凸起的阻气塞,在没有鱼的外力时,动活塞上的阻气塞在定活塞凹槽里塞住 出气口,阻塞压缩空气放出;圆筒底端是底盖,有螺纹与圆筒体连接;动活塞的下端安装有弹簧,其一端顶住动活塞,另一端固定在底盖上,使动活塞复位;动活塞下端中央有栓接环,其上栓接的鱼线穿出圆筒底盖小孔连接钓钩。
上述加气口内部装有止逆阀,压缩空气能够由此进入储气段而不能从此逸出。
上述定活塞与动活塞的周边均安装有密封圈,使活塞与高压气体储存段瓶壁紧密配合,保持内部的气密性,防止瓶内气体逃逸。
上述收缩式气囊由一个压紧环固定在出气管口上,保证压缩空气吹入气囊时将气囊吹壮成为气球;收缩式气囊采用具有一定强度和收缩性材料制作。
上述弹簧为1~4个。
本发明的防止鱼打桩的辅助渔具使用原理是:将该辅助渔具顶端的连接钩与鱼线相连接,而将底端穿出的鱼线与栓接钩连接,钓鱼初期,动活塞上的阻气塞在定活塞的凹槽里塞住出气口,阻塞压缩空气放出;根据弹簧弹力公式 F=KX,一旦有大鱼拉动,鱼儿下潜力度F1大于弹簧弹力F时,弹簧收缩,动活塞上的阻气塞就从凹槽里脱出,压缩空气立即经两个活塞之间的气体通道将收缩式气囊吹壮成为气球,气球排水形成浮力,从而向上拉住大鱼,防止了鱼打桩。
动活塞下部的弹簧提供支撑力或者用于动活塞复位,为了可选择不同重量鱼儿咬钩时该装置动作的设置,可以按照预定的重力选择不同强度的弹簧,即改变F=KX公式中弹性系数K值。
提起大鱼之后,可从加气口重新加入压缩空气;取下鱼儿后,在弹簧的作用下,活塞上移,压缩空气重新处于密封状态;更换收缩式储气囊后,可重复使用。
本发明的防止鱼打桩的辅助渔具可以有效地帮助垂钓者钓起重量大的大鱼;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成本低廉,易于推广,方便重复使用的有益效果。适用于钓大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龙,未经王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78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