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拉菌素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05999.6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92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元晓琪;李成应;付良凯;孙迎;江国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东方澳龙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10 | 分类号: | A61K9/10;A61K31/7048;A61K36/185;A61K47/44;A61K47/14;A61K47/22;A61K47/06;A61P33/10;A61P33/14;A61P3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雯雯 |
地址: | 528234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拉 菌素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拉菌素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多拉菌素制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多拉菌素0.1%‑10%、辣木籽油1%‑20%、酯类助溶剂10%‑40%、抗氧化剂0.05%‑1%、防腐剂0.05%‑5%以及余量的注射用油。该多拉菌素制剂的稳定性好且抗寄生虫功效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抗寄生虫药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拉菌素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多拉菌素(CAS登录号为11774-25-3)为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寄生虫药物,化学名称为25-环己基-5-0-去甲基-25-去(1-甲基丙基)阿维菌素Ala,化学式为C50H74O14。与传统阿维菌素药物相比,多拉菌素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其药效维持时间相对于伊维菌素提高30%。因此,多拉菌素作为兽用抗寄生虫药物具有较好地的市场前景。
多拉菌素类药物的杀虫机理主要是干扰虫体的神经生理活动,其可以刺激节肢动物、线虫等寄生虫中释放出抑制性神经传导介质(如氨基丁酸),进而麻痹及杀死节肢动物、线虫等寄生虫。为了适应治疗或预防动物寄生虫的需要,会将多拉菌素类药物与溶剂等辅助性成分混合制备成抗寄生虫药物制剂。但是,多拉菌素易氧化降解,传统技术制备的抗寄生虫药物制剂的稳定性不好,且抗寄生虫功效不足。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稳定性好且抗寄生虫功效显著的多拉菌素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多拉菌素制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多拉菌素0.1%-10%、辣木籽油1%-20%、酯类助溶剂10%-40%、抗氧化剂0.05%-1%、防腐剂0.05%-5%以及余量的注射用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多拉菌素0.5%-5%、辣木籽油3%-10%、酯类助溶剂20%-30%、抗氧化剂0.05%-0.5%、防腐剂0.05%-2%以及余量的注射用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多拉菌素1%、辣木籽油5%、酯类助溶剂15%、抗氧化剂0.1%;防腐剂0.1%以及注射用油78.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酯类助溶剂为苯甲酸苄酯、油酸乙酯、柠檬酸三丁酯、柠檬酸三丁基乙酰酯和C8/C10中链丙二醇二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抗氧化剂为维生素A、类胡萝卜素、抗坏血酸、黄酮类化合物、多酚、异硫氰酸酯、半胱氨酸、生育酚和生育酚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腐剂为苯基乙醇、苯酚、间甲酚、苄烷铵、对羟基苯甲酸酯、丁基羟基苯甲醚、丁基羟基甲苯、棓酸丙酯、苯甲醛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射用油为大豆油、玉米油、蓖麻油、橄榄油、花生油、棉籽油、芝麻油、红花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中的多拉菌素制剂不仅使用注射用油和酯类助溶剂作为多拉菌素的溶剂,而且加入了辣木籽油作为稳定剂,辣木籽油在多拉菌素制剂中的重量百分比控制在1%-20%。辣木籽油具有强抗氧化作用,其与抗氧化剂联合使用时,能够有效防止多拉菌素氧化降解,显著提高了多拉菌素制剂的稳定性。若辣木籽油的重量百分比小于1%,稳定效果较差;若辣木籽油的重量百分比大于20%,会抑制酯类助溶剂的助溶效果,造成多拉菌素的溶解性变低,进而制剂的稳定性也会变差。此外,辣木籽油还具有抗真菌、消炎等效果,其与多拉菌素、酯类助溶剂及注射用油配合使用,能够产生较佳的协同效果,抗寄生虫功效显著。
本发明中的多拉菌素制剂采用了苯甲酸苄酯、油酸乙酯、柠檬酸三丁酯和柠檬酸三丁基乙酰酯的一种或多种作为酯类助溶剂,能够促进多拉菌素溶解于注射用油中,并使多拉菌素与注射用油具有适度的亲和性,进而能够保证多拉菌素制剂的抗寄生虫功效。其中,苯甲酸苄酯作为酯类助溶剂时,能够使多拉菌素与注射用油具有最佳的溶解性和亲和性,进而抗寄生虫功效显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东方澳龙制药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东方澳龙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59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角梅根加工中药材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肾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