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成型体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5688.1 | 申请日: | 2013-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33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池田大次;北川友纪;朝见芳弘;板仓雅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赛璐塑料株式会社;株式会社大赛璐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坤瑞律师事务所 11494 | 代理人: | 闫桑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成型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接合强度高的复合成型体的制造方法。该复合成型体的制造方法是制造由金属成型体和树脂成型体接合而成的复合成型体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下述工序:在所述金属成型体的与所述树脂成型体的接合面形成开口部的平均直径(Db)为1.0~1000μm、最大深度为10~1000μm的凹部、或开口部的平均宽度(Wb)为1.0~1000μm、最大深度为10~1000μm的槽的第1工序;在形成了所述凹部或槽的金属成型体的接合面形成开口部的平均直径(Ds)为0.01~50μm的凹部、或开口部的平均宽度(Ws)为0.01~50μm的槽的第2工序;其后,将金属成型体的包含接合面的部分配置在模具内,使用将要形成树脂成型体的树脂进行嵌件成型而得到复合成型体的第3工序。
本申请是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发明名称:复合成型体的制造方法;申请号:201380046151.4(PCT/JP2013/073736);申请日:2013年09月04日,优先权日:2012年09月07日)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金属成型体和树脂成型体的复合成型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从各种部件的轻质化的观点出发,作为金属替代品,已使用了树脂成型体,但也有很多情况下难以用树脂替代全部金属部件。在这样的情况下,认为可通过将金属成型体和树脂成型体进行接合一体化来制造新的复合部件。
然而,能够将金属成型体和树脂成型体利用工业上有利的方法、并且以高接合强度进行接合一体化的技术尚未付诸实用。
日本专利第4020957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发明,其涉及用于与种类不同的材料(树脂)接合的金属表面的激光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对金属表面沿一个扫描方向进行激光扫描的工序、和沿着与此交叉的扫描方向进行激光扫描的工序。
日本特开2010-167475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发明,其涉及在日本专利第4020957号公报的发明中进一步多次重叠地进行激光扫描的激光加工方法。
然而,日本专利第4020957号公报、日本特开2010-167475号公报的发明必须要对交叉的两个方向进行激光扫描,因此,所需要的加工时间过长,从这一点而言尚存在改善的余地。
另外,通过进行沿着交叉方向的激光扫描,可以实现充分的表面粗糙处理,因此认为可以提高接合强度,但存在下述问题:可能导致表面粗糙状态变得不均、金属与树脂的接合部分的强度的方向性不稳定。
例如,可能会引发下述问题:一个接合体在X轴方向上的剪切力、拉伸强度最高,而另外的接合体在与X轴方向不同的Y轴方向上的剪切力、拉伸强度最高,又一个接合体在与X轴及Y轴方向不同的Z轴方向上的剪切力、拉伸强度最高。
根据制品不同(例如,沿一个方向的旋转体部件、沿一个方向的往复运动部件),有时需求在特定方向具有高接合强度的金属与树脂的复合体,但在日本专利第4020957号公报、日本特开2010-167475号公报的发明中,无法充分实现上述的要求。
另外,接合面为复杂形状或包含宽度细的部分的形状的面的情况下(例如星形、三角形、哑铃形),可以认为,在沿交叉方向进行激光扫描的方法中,表面粗糙处理会局部地不均一,其结果,无法获得充分的接合强度。
日本特开平10-294024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电气电子部件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对金属表面照射激光来形成凹凸,并在凹凸形成部位注射成型树脂、橡胶等。
其实施方式1~3中,记载了向金属长线圈表面进行激光照射来形成凹凸的技术。进而,在第10段记载了将金属长线圈表面破坏为条股状、梨皮状,在第19段记载了将金属长线圈表面破坏为条股状、点线状、波浪线状、滚花状、梨皮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赛璐塑料株式会社;株式会社大赛璐,未经大赛璐塑料株式会社;株式会社大赛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56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