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磁性能定量测量奥氏体不锈钢塑性变形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3101.9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86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栗克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7/72 | 分类号: | G01N27/72;G01B7/24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龙玉洪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磁性 定量 测量 奥氏体 不锈钢 塑性变形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过磁性能定量测量奥氏体不锈钢塑性变形量的方法,首先对塑性变形初期的奥氏体不锈钢进行磁性能测试,得到初始饱和磁化强度值Ms1;其次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塑性加工,测定不同加工时间下的实时饱和磁化强度值Msn;最后对奥氏体不锈钢继续进行塑性加工,当加工到极限时,测定最大饱和磁化强度值Msm。根据以上测定值定量计算奥氏体不锈钢塑性变形量ΔS。采用本发明的磁性能定量测量奥氏体不锈钢塑性变形量的方法的显著效果是:依据奥氏体不锈钢塑性变形过程中的磁性能变化,能准确、快速、定量测定奥氏体不锈钢塑性变形量,相较于传统的相变化分析方法测定塑性变形量,具有高效、准确、低成本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性变形量的测定方法,具体来说,是一种通过磁性能定量测量奥氏体不锈钢塑性变形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塑性加工工艺通常依靠经验参数,加工误差范围大,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准确定量的方法可以衡量材料加工过程发生的变形量。目前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塑性变形后微观组织演变的关系,一般通过对微观组织相变化分析来判断其塑性变形量,但是微观组织分析周期长,样品观察范围小,准确分析困难。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塑性加工时,其内部微观组织的变化将引起材料本身磁性能变化。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磁性能高校准确的测量奥氏体不锈钢塑性加工变形量的方法。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通过磁性能定量测量奥氏体不锈钢塑性变形量的方法,其关键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
步骤一、对塑性变形初期的奥氏体不锈钢进行磁性能测试,得到初始饱和磁化强度值Ms1;
步骤二、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塑性加工,测定不同加工条件下的实时饱和磁化强度值Msn;
步骤三、对奥氏体不锈钢继续进行塑性加工,当加工到极限时,饱和磁化强度值保持不变,测定最大饱和磁化强度值Msm;
步骤四、根据所述初始饱和磁化强度值Ms1、实时饱和磁化强度值Msn和最大饱和磁化强度值Msm设定计算公式,得到奥氏体不锈钢的磁性变化量ΔSM;
步骤五、设定奥氏体不锈钢的塑性变形量ΔS与磁性变化量ΔSM的对应关系,得到奥氏体不锈钢的塑性变形量ΔS。
作为优选,奥氏体不锈钢的磁性变化量ΔSM按以下公式计算
ΔSM=(Msn-Ms1)/(Msm-Ms1)*100%。
作为优选,奥氏体不锈钢的塑性变形量ΔS与磁性变化量ΔSM的之间呈线性关系。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ΔS=ΔSM。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通过磁性能定量测量奥氏体不锈钢塑性变形量的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步骤一、对塑性变形初期的奥氏体不锈钢进行磁性能测试,得到初始饱和磁化强度值Ms1;
步骤二、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塑性加工,测定不同加工条件下的实时饱和磁化强度值Ms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未经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31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与微透析装置联用的微量流通池
- 下一篇:一种检针机的校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