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吸附能力的改性印迹高分子聚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42803.6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6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张保丰;蒋爱云;姜爱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F265/04 | 分类号: | C08F265/04;C08F220/14;C08K3/22;C08K3/04;C08L51/00;B01J20/26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36 | 代理人: | 庞庆芳 |
地址: | 45006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吸附 能力 改性 印迹 高分子 聚合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迹分子聚合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吸附能力的改性印迹高分子聚合物。
背景技术
分子印迹技术是近年来在高分子化学、生物化学、材料化学及仿生技术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由其得到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ImprintedPolymers,简称MIPs)具有对客体分子优异的亲和性与专一选择性、良好的稳定性及制备容易等优点,因而成为国际上分子识别领域研究的热点。专利申请号201010613255.7公开了一种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以丹参酮IIA为模板分子,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含水流动相中对丹参酮IIA表现出很好的亲和性与选择性;专利申请号201210237655.1公开了一种氨基甲酸乙酯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制得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能与氨基甲酸乙酯发生特异性结合后凝聚沉淀,从而过滤而去除,降低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迄今为止,人们已经合成了众多模板分子的MIPs,其应用研究也已扩展到色谱固定相、固相提取、生物模拟检测与传感器、人工酶、有机合成和药物传递等众多方面,并在食品与环境安全检测等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
有机硫化合物(organosulfurcompound)指含碳硫键的有机化合物,存在于石油和动植物体内。从数量上说,有机硫化合物仅次于含氧或含氮的有机化合物。有机硫化物被广泛用作医药、农药、染料、溶剂、洗涤剂和橡胶硫化剂等相关领域。近年来,含硫废气、废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含硫商品中总硫含量的要求愈来愈严格,硫脱除工艺技术的研发受到了普遍关注。分子印迹技术在脱硫工艺技术上的应用前景广阔。文章编号:1007-8827(2014)01-0001-14介绍了分子印迹脱硫技术在油品深度脱硫中的研究进展,尤其介绍了炭微球表面分子印迹脱硫技术的最新研究,炭微球表面分子印迹脱硫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工艺简单、污染少的特点,但其选择性低、亲和性差,致使吸附性不高,且炭微球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过程复杂。基于上述陈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提高吸附能力的改性印迹高分子聚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提高吸附能力的改性印迹高分子聚合物,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炭微球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选择性低、亲和性差,致使吸附性不高,且其制备过程复杂的问题。
一种提高吸附能力的改性印迹高分子聚合物,所述改性印迹高分子聚合物是指先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溶于溶剂中,然后加入交联剂、聚合引发剂共聚得到表面含活性功能基团的印迹高分子聚合物,最后制备改性物质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后经洗脱剂洗脱得到;
所述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的质量比为1:4~6.5;所述模板分子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7.2~8.8;所述模板分子与交联剂的质量比为1:0.5~1.1;所述模板分子与聚合引发剂的质量比为1:0.8~1.5;所述模板分子与改性物质的质量比为1:15.3~22.5。
优选的,所述模板分子为有机硫化合物,优选硫醚、硫酚、硫醇、硫醛、硫代羧酸或二硫化物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功能单体为质量比为1:1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丙烯酸酯复配剂。
优选的,所述溶剂为甲苯、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和氯仿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混合液。
优选的,所述聚合引发剂为为偶氮引发剂,优选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或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改性物质由质量比为1~2.1:4~7.2的纳米二氧化钛和石墨粉在过量的质量比为1:3.5~5.2的高锰酸钾/硫酸混合液中反应得到的。
优选的,所述洗脱剂为质量比为1:0.8~1.5:0.2~0.6的乙醇、乙二醇与二氧六烷的混合液。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提高吸附能力的改性印迹高分子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所述质量比的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溶于溶剂中,水浴加热至48~65℃,保温加入所述质量比的交联剂和聚合引发剂,在通入惰性保护气体的情况下,聚合反应6~18h,得到含有模板分子的聚合物;
S2、将所述质量比的纳米二氧化钛和石墨粉加入到过量的高锰酸钾/硫酸混合液中,高温加热至278~328℃,反应4~8h,得改性物质;
S3、将步骤S2中所得的改性物质加入到步骤S1中所得的含有模板分子的聚合物中,超声溶解18~25min后,加热至88~118℃,以80~120r/min的转速,搅拌反应2~3h,得改性聚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科技学院,未经黄河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28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塑机的针阀组件
- 下一篇:一种注塑模具进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