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客车驾驶员门密封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78512.5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9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朱启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爱维客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86 | 分类号: | B60J10/86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28 | 代理人: | 伍志祥,聂启新 |
地址: | 2263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客车 驾驶员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客车门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驾驶员门密封件、是有舱体的车辆等必备的装置。市场上很多车辆车门各种各样,布置位置各不相同,有分体布置的,有整体布置的。目前,前档风玻璃、A柱、车身本体及驾驶员门之间形成的空腔,车辆在高速正常行驶过程中与空气高速摩擦发出刺耳的风噪声。使用目前常用的密封结构,无法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通过对前风档、A柱、车身本体、驾驶员门的结构分析,进行驾驶员门密封结构设计,有效利用车身本体作为主体结构,设计一种客车驾驶员门密封结构,利于控制车辆在高速行驶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发出的风噪风,且利于驾乘舒适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客车驾驶员门密封结构,客车车体、驾驶员车门、A柱、玻璃及与所述密封结构形成总成,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粘合于玻璃的顶端与驾驶员车门的门框之间的缝隙中的密封条,所述密封条的截面呈“句号”形,包括置于所述缝隙中的密封环部及粘合于玻璃表面的粘合部,所述密封环部与所述粘合部一体成型,密封环部与粘合部的相连处为L型转角,玻璃与门框密闭时,所述L型转角紧靠于玻璃的顶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密封环部的环腔的截面呈类三角形;密封环部靠近门框的一侧具有向门框一凸出的弧形接触部,远离所述粘合部的一侧具有向所述环腔凹入的挤压弧部。
所述类三角形的环腔的截面包括平直的底边、向环腔中心凸出的第一弧边及远离环腔中心凸出的第二弧边。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发明针对玻璃与门框之间的缝隙,特定设计的密封结构,通过其密封环部挤压于玻璃与门框之间的缝隙中,其合理的断面结构,调整最佳的变形程度填充车身与车门结构产生的空腔,与驾驶员门及车身车本体之间完美接合,使客车在高速正常行驶过程中空气与车身科学合理的顺畅过度,解决了客车正常行驶过程中空气与车身车门结构的空腔内产生的刺耳风噪声问题。本发明通过粘合部粘在玻璃上,设置L型转角,其粘合效果好,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安装于客车上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安装于客车上的截面图。
图3为图2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客车车体;2、驾驶员车门;21、门框;3、A柱;4、玻璃;401、第一侧;402、第二侧;5、密封条;51、密封环部;510、环腔;511、弧形接触部;512、挤压弧部;513、底边;514、第一弧边;515、第二弧边;516、第一角;517、第二角;52、粘合部;53、L型转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客车驾驶员门密封结构,客车车体1、驾驶员车门2、A柱3、玻璃4及与密封结构形成总成,密封结构包括粘合于玻璃4的顶端与驾驶员车门2的门框21之间的缝隙中的密封条5,密封条5的截面呈“句号”形。如图2、图3所示,包括置于缝隙中的密封环部51及粘合于玻璃4表面的粘合部52,密封环部51与粘合部52一体成型,密封环部51与粘合部52的相连处为L型转角53,玻璃4与门框21密闭时,L型转角53紧靠于玻璃4的顶端。
为提高密封效果,合理控制密封条5的变形程度,密封环部51的环腔510的截面设计成类三角形;密封环部51靠近门框21的一侧具有向门框21一凸出的弧形接触部511,远离粘合部52的一侧具有向环腔510凹入的挤压弧部512。密封时,凸出的弧形接触部511的外弧面与门框21贴合并向环腔510中心挤压,挤压弧部512同样也向环腔510中挤压,从而实现紧密密封。作为优选,为进一步引导密封环部51的挤压变形,类三角形的环腔510的截面包括平直的底边513、向环腔510中心凸出的第一弧边514及远离环腔510中心凸出的第二弧边515。由于第一弧边514的这种向环腔510中心凸出的结构,挤压时,底边513的外侧紧靠玻璃4的顶端面,第一弧边514的外侧靠近底边513的第一角516处向玻璃4的顶端第一侧401靠拢,由于第二弧边515的这种远离环腔510中心凸出的结构,挤压时,第二弧边515外侧靠近底边513的第二角517处向玻璃4的顶端第二侧402靠拢,从而使得底边513的外侧能完美贴合玻璃4的顶端(该顶端的截面为弧形)。各种试验(高温暴晒、振动等)表明,密封条5的这种结构,不仅了能提高密封效果,其变形后的稳定性也高,长时间使用后,密封性能下降程度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爱维客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航爱维客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85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