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够以电子的方式调压的车辆制动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8767.3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4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A.施特雷勒;M.弗林纳;M.尚岑巴赫;T.施密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66 | 分类号: | B60T13/66;B60T17/2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李雪莹,宣力伟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够 电子 方式 调压 车辆 制动 设备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以电子的方式调压的车辆制动设备以及一种用于对能够以电子的方式调压的车辆制动设备进行控制的方法。
背景技术
能够以电子的方式调压的车辆制动设备比如由DE 10 2009 001135 A1公开。
这种已知的车辆制动设备包括第一致动机构(Aktuatorik),所述第一致动机构下面被称为初级致动机构,所述第一致动机构的形式为常规的ABS/ESP制动系统,所述ABS/ESP制动系统用于根据在车轮处占优势的滑转率(Schlupfverhältnis)来对制动压力进行车轮各自的调制。各个车轮制动器的制动压力能够彼此独立地设定或者调节。因此,结合常规的4轮机动车谈及的是4-通道-调节致动机构。所述制动系统尤其包括由装备了泵和阀的壳体块(Gehäuseblock)构成的压力介质总成以及电子控制器,所述电子控制器根据描述了各个车轮处的滑转率的传感器信号来操纵所述泵和阀。
这种初级致动机构允许在制动期间、在起动时或者在行驶运行期间使车辆的行驶状态稳定,方法是:所述初级致动机构有针对性地制动滑转加载的车轮。对此来说必要的制动压力在此能够与驾驶员一起产生或者独立于驾驶员产生。因此,所述初级致动机构在所谓的部分主动的模式或者全主动的模式中工作。
此外,已知的车辆制动设备具有形式为机电的制动力增强器的第二致动机构或者次级致动机构。这种次级致动机构被连接到主制动缸处并且在正常运行中用于提高行驶舒适性,方法是:在建立对于制动过程来说必要的制动压力时所述第二致动机构辅助驾驶员。机电的制动力增强器为此包括能够由电子控制器来操控的致动器,所述致动器提供用于对主制动缸进行操纵的助力。对于所述主制动缸的操纵能够仅仅通过所述次级致动机构的助力或者通过这种助力与由驾驶员提供的肌肉力的组合来进行。
因此,第一致动机构和第二致动机构或者说初级致动机构和次级致动机构形成两个相对于彼此冗余的系统,所述系统用于产生并且调制车辆制动设备中的制动压力,其中这种制动压力调制能够分别在有驾驶员的参与或者没有驾驶员的参与的情况下来实施。所述两个致动机构由此满足了用于实现并且实施部分自动化的或者全自动化的行驶运行的主要的基本前提条件。因为在这样的自动化的行驶运行期间驾驶员还仅仅施加控制或者监控职能,所以在这样的能够以电子的方式调压的车辆制动设备的可靠性方面存在特别高的要求,所述特别高的要求通过提供所提到的冗余来满足。
不过,与所述初级致动机构不同的是,已知的次级致动机构对此仅能够通过对于所述主制动缸的操纵来向所述车辆制动设备的所有被连接到其处的车轮制动器供给统一的制动压力,或者统一地对该制动压力进行调制。这种功能方式在专业领域中被称为单通道的调节致动机构。在出现所述初级致动机构的功能故障的情况下,单通道地设计的次级致动机构还是能够在遵守方向稳定性的情况下将车辆制动直至停止。
在由所述次级致动机构所控制的制动期间,用于所述车辆的纵向稳定或者方向稳定的最低要求是:遵守抱死顺序,也就是以下述方式进行制动压力建立,使得前轴的车轮制动器在时间上在后轴的车轮制动器之前达到其抱死极限;此外还有维持所述车辆的可操纵性;以及因此保证车辆车轮的最大的抱死时间和制动压力的主动的或者独立于驾驶员的建立的可能性。
尤其对于高的减速值来说,后轴的车轮易于在所述前轴的车轮之前抱死并且因此可能引起不稳定的行驶状态。因此,所述车辆的最大能够达到的减速值显著取决于能够通过所述后轴的车轮制动器实现的制动功率。不过,所述制动功率由于在制动过程中出于惯性的原因而产生的朝前轴的方向的、动态的轴载荷转移而比较低,因为所述前轴处的轴载荷升高强制地伴随着所述后轴的轴载荷降低。
由于所阐述的、所述次级致动机构在所有存在的车轮制动器处仅能够引起统一的制动压力的特性,结合在所配属的车轮没有抱死危险的情况下能够由所述后轴的车轮制动器所实现的较低的制动压力,在制动过程的情况中——对于所述制动过程来说,所述制动压力由于所述初级致动机构方面所出现的功能故障而由所述次级致动机构产生——得出以下缺点:所述车辆的能够实现的总制动功率比较小或者前后一致地出现所述车辆的较长的制动距离。这尤其对于下述车辆来说产生特别负面的影响,对于所述车辆来说,在制动过程中朝前轴的方向的动态的轴载荷转移特别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87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制动系统
- 下一篇:电动助力制动系统的制动压力控制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