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减速结构的转子出料槽道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6359.4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6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徐亚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12 | 分类号: | H02K1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速 结构 转子 出料槽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装配设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减速结构的转子出料槽道。
背景技术:
目前定子和转子是电机的重要组成部件,其电机可分别外转子电机和内转子电机,内转子电机的转子上插接固定有转轴,其一些转轴通过热套工艺插接设到转子内,即通过加热转子,实现转子中心孔膨胀,将转轴插接到转子内,等冷却后实现过盈配合。其转子一般在加热装置加热后,从倾斜的槽道内滚落,但为了远离加热设备,其倾斜槽道一般较长,转子滚落到倾斜槽道底部时的速度较快,对挡板的冲击较大,容易造成转子的损伤,从而会影响电机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了一种带减速结构的转子出料槽道,其能对槽轨内下落的转子进行减速,从而减小转子与槽轨底端挡板的冲击力,减小冲击对转子的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减速结构的转子出料槽道,包括倾斜的C型槽轨,C型槽轨的下端固定有挡板,挡板上侧的C型槽轨侧壁上成型有出口,C型槽轨固定在若干立柱上,C型槽轨的中部固定有减速机构,减速机构包括“冂”字形的支座,支座内插接有弹性金属片,弹性金属片包括与C型槽轨上端面相平行的第一平面部,第一平面部的下端弯折成型有弧面部,弧面部分布在C型槽轨内,弧面部的下端弯折成型有圆弧形的凸缘,凸缘上弯折成型有向上倾斜的第二平面部,第二平面部的上端弯折成型有与第一弧面部相平行的第三平面部;
所述的第一平面部和第三平面部上均固定有条形的支板,若干T型的导向柱穿过支座固定在支板上,所述的导向柱上插套有压簧,压簧的两端分别压靠在导向柱的头部和支座的上端面上;垫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平面部和第三平面部的支板上,支座上螺接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穿过支座压靠在垫板上。
优选的,所述支座的两端分布在C型槽轨两侧的上端面上,支座两相对内侧壁之间的间距大于弹性金属片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弹性金属片上弧面部的圆弧圆心分布在弹性金属片的上侧,弹性金属片上第一平面部的上端面和第三平面部的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平面部或第三平面部的支板上至少设有两根导向柱,导向柱分布在支板的两端,垫板分布在支板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垫板的中心成型有沉孔,调节螺栓插接在垫板的沉孔内。
优选的,所述的立柱均匀分布在C型槽轨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能对槽轨内下落的转子进行减速,从而减小转子与槽轨底端挡板的冲击力,减小冲击对转子的影响,从而减小对电机性能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减速机构的半剖示意图。
图中:1、C型槽轨;11、出口;2、挡板;3、立柱;4、减速机构;41、支座;42、弹性金属片;421、第一平面部;422、弧面部;423、凸缘;424、第二平面部;425、第三平面部;43、支板;44、垫板;45、调节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至4所示,一种带减速结构的转子出料槽道,包括倾斜的C型槽轨1,C型槽轨1的下端固定有挡板2,挡板2上侧的C型槽轨1侧壁上成型有出口11,C型槽轨1固定在若干立柱3上,C型槽轨1的中部固定有减速机构4,减速机构4包括“冂”字形的支座41,支座41内插接有弹性金属片42,弹性金属片42包括与C型槽轨1上端面相平行的第一平面部421,第一平面部421的下端弯折成型有弧面部422,弧面部422分布在C型槽轨1内,弧面部422的下端弯折成型有圆弧形的凸缘423,凸缘423上弯折成型有向上倾斜的第二平面部424,第二平面部424的上端弯折成型有与第一弧面部422相平行的第三平面部425;
所述的第一平面部421和第三平面部425上均固定有条形的支板43,若干T型的导向柱46穿过支座41固定在支板43上,所述的导向柱46上插套有压簧47,压簧47的两端分别压靠在导向柱46的头部和支座41的上端面上;垫板4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平面部421和第三平面部425的支板43上,支座41上螺接有调节螺栓45,调节螺栓45穿过支座41压靠在垫板44上。
优选的,所述支座41的两端分布在C型槽轨1两侧的上端面上,支座41两相对内侧壁之间的间距大于弹性金属片42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63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