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生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8520.5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43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正;马传龙;李治一;赵潞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H1/30 | 分类号: | H05H1/30 |
代理公司: | 11468 北京市科名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朝阳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辉光 放电 等离子体 生成 装置 | ||
1.一种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电极(103)和悬浮电极(104),所述悬浮电极与高压电极平行设置,高压电极(103)与悬浮电极(104)的间距小于500μm;所述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生成装置还包括接地电极(101),高压电极(103)和接地电极(101)之间设有气体间隙(105);接通电源后,高压电极(103)和悬浮电极(104)之间的微小间隙放电,放电产生的电子为气体间隙(105)提供初始放电电子,使存在一定电场强度的气体间隙(105)在足够多的初始电子的作用下产生均匀的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将待处理的材料从气体间隙(105)穿过,气体间隙内生成的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即对其进行处理。
2.一种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电极(103)和悬浮电极(104),所述悬浮电极与高压电极平行设置,高压电极(103)与悬浮电极(104)的间距小于500μm;所述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生成装置还包括接地电极(101),高压电极(103)和接地电极(101)之间设有气体间隙(105),气体间隙(105)形状为圆形、多边形或者不规则图形;所述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生成装置还包括喷气装置,喷气装置向气体间隙(105)喷出气流;接通电源后,高压电极(103)和悬浮电极(104)之间的微小间隙放电,放电产生的电子为气体间隙(105)提供初始放电电子,使存在一定电场强度的气体间隙(105)在足够多的初始电子的作用下产生均匀的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气流通过时,由气体间隙内生成的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在气流的作用下,外侧生成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射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生成装置包括多组高压电极(103)和悬浮电极(10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生成装置包括多个交替排列高压电极(103)和悬浮电极(104),各个高压电极(103)和悬浮电极(104)的间距小于5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电极(104)被连接到另外一个电源的高压端,通过2个电源进行供电,通过匹配高压电极(103)和悬浮电极(104)之间的电压差别来实现气体间隙的辉光放电。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电极(101)的形状为矩形状、薄片状、圆柱状或者不规则形状,材料为导电性能好的金属材料或者碳纤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生成装置还包括阻挡介质(102),所述阻挡介质(102)位于接地电极(101)周围或者包裹住接地电极(101),外形为球状、方形状或者不规则形状,阻挡介质(102)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硅橡胶、玻璃、陶瓷或环氧乙烯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极(103)为导电性能好的金属材料或碳纤维制成的裸导体,或者为带有绝缘层包裹的导线,所述绝缘层材料为聚四氟乙烯、硅橡胶、玻璃、陶瓷或环氧乙烯。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电极(104)为导电性能好的金属材料或者碳纤维制成的裸导体,或者为带有绝缘层包裹的导线,所述绝缘层材料为聚四氟乙烯、硅橡胶、玻璃、陶瓷或环氧乙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852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高校人事信息数据库应用系统界面的电脑
- 下一篇:风险控制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