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斜带石斑鱼CCR12的多克隆抗体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33721.8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20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但学明;李言伟;周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6/28 | 分类号: | C07K16/28;C12N15/70;C07K14/7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斑鱼 ccr12 克隆 抗体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一种斜带石斑鱼CCR12的多克隆抗体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目前在鱼中发现了3种XCR1样趋化因子受体,即XCR1、XCR1L和CCR12,其中XCR1L和CCR12只在鱼类基因组中发现,但关于其功能研究甚少,截止目前,尚未有关于鱼类CCR12体外表达的任何报道,尚未有人制备过斜带石斑鱼的CCR12多克隆抗体,关于CCR12多克隆抗体的应用更无任何报道。为进一步揭示石斑鱼CCR12阳性细胞在寄生虫感染组织中的迁移或增殖情况,鉴定CCR12阳性细胞类型,本研究首次通过原核系统表达纯化了CCR12的N‑端区和3个胞外区重组蛋白,并最终首次制备了兔抗CCR12重组蛋白多克隆抗体,该抗体能特异性识别石斑鱼CCR12蛋白,且标记血液中的细胞,为我们今后标记CCR12阳性细胞并开展其抗寄生虫感染研究奠定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斜带石斑鱼CCR12的多克隆抗体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趋化因子是一类分子量非常小的细胞因子,他们具有相似的单体结构(Baggiolini,1998;Jin et al.,2005)。根据其结构和4个保守半胱氨酸的排列顺序,可将趋化因子分为:CXC型、CC型、XC型、CX3C型和CX型等5类(Murphy,et al.,2000;Nomiyama etal.,2008)。趋化因子行使功能时,需要与其相应的受体结合。XCL1是一种XC型趋化因子,在稳态、病原感染或炎症反应时,由胸腺髓样上皮细胞、或激活的T细胞、NK细胞、以及NKT细胞产生(Lei et al.,2012)。XCR1是XCL1唯一的受体,由CD8α+和CD11b-CD103+DC细胞分泌(Alexandre et al.,2013)。XCL1-XCR1轴在维持内稳态、调节性T细胞产生、以及DC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反应中都起到重要作用(Lei et al.,2012)。此外,XCL1-XCR1轴还参与感染和自生免疫疾病。
目前,鼠基因组中只鉴定到XCL1这一种趋化因子XC亚家族成员,但在人基因组中鉴定到XCL1和XCL2两种(DeVries et al.,2006;Fox et al.,2015)。XCL1是哺乳动物和鸟中普遍存在的趋化因子,但XCL2仅仅在一些物种中存在(Nomiyama et al.,2011)。在鱼中,目前尚未鉴定到XCL1或XCL2同源蛋白,但发现了3种XCR1样趋化因子受体,即XCR1、XCR1L和CCR12(Grimholt et al.,2015;Nomiyama et al.,2011)。其中XCR1L和CCR12只在鱼类基因组中发现,但关于其功能研究甚少,且抗XCR1L或CCR12抗体的缺乏也限制了对其阳性细胞的分离及功能的研究。截止目前,尚未有关于鱼类CCR12体外表达的任何报道,更无关于CCR12多克隆抗体的研究。
我们研究发现:刺激隐核虫感染后,石斑鱼CCR12在皮肤、鳃和脾脏中的表达量显著增加,推测CCR12阳性细胞参与石斑鱼抗寄生虫感染过程。为进一步揭示石斑鱼CCR12阳性细胞在寄生虫感染组织中的迁移或增殖情况,鉴定CCR12阳性细胞类型,本研究首次构建了石斑鱼CCR12胞外区表达载体,首次通过原核系统表达纯化了CCR12的N-端区和3个胞外区重组蛋白,并最终首次制备了兔抗CCR12重组蛋白多克隆抗体,该抗体能特异性识别石斑鱼CCR12蛋白,且标记血液中的细胞,为我们今后标记CCR12阳性细胞并开展其抗寄生虫感染研究奠定基础。
发明内容
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人制备过斜带石斑鱼的CCR12多克隆抗体,关于CCR12多克隆抗体的应用更无任何报道,而本发明通过基因工程方法,首次成功表达纯化了斜带石斑鱼CCR12,并首次制备了兔抗CCR12重组蛋白多克隆抗体,同时对其初步应用也进行了一定研究。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斜带石斑鱼CCR12的多克隆抗体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具体步骤如下:
(一)石斑鱼CCR12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1、石斑鱼脾脏总RNA的提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37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靶向人CD19抗原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 下一篇:一种黄化机新型冲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