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裹布专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7328.1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63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西彬;王东前;梁志强;邓三鹏;祁宇明;焦黎;刘志兵;孙宏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H75/24 | 分类号: | B65H75/24;B65H26/04;B65H26/08;B65H18/08;B05C1/12;B05C11/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董金国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专机 | ||
本发明涉及机械装备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裹布专机,本发明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中部的丝杠一、电机、上料机构、用于闭环控制张力的控制装置、涂胶机构、用于实时在线监测裹布直径的监测装置、设置在机架上与气缸输出端连接的切断刀、收料机构、用于调控电机与收料机构的控制模块及人机交互面板,本发明利用张力控制装置将传感器传输过来的测量值与预定张力比较,由PMAC多轴运动控制器协调主轴与磁粉制动器实现张力的调节,通过气缸一建立预定张力,磁尺传感器测量气缸一伸缩量并传输给控制装置,构成反馈式控制,实现张力动态自适应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装备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裹布专机。
背景技术
通过裹布的方式将布料进行存放,可以有效减少布料的占用空间,是目前广泛采用的存放手段。传统的裹布方式需要工作人员利用毛刷手工将胶液涂抹到布料上,而后利用筒型工件进行手工缠绕完成裹布。手工涂抹胶液难以保证所涂抹胶液的均匀性,容易产生视觉疲劳,且手工缠绕裹布工作单人难以完成,需要多人协作配合,这会影响裹布效果,增加生产成本。当对裹布位置区域要求较为严格时,手工缠绕裹布误差较大,很难保证布料完全缠绕在相应位置,经常会出现布料超出或者没达到规定位置,致使裹布结果不能达到规定标准。同时,手工缠绕裹布需要人工测量裹布厚度,由于裹布过程人工施加压力存在较大波动,这对裹布厚度的控制会产生较大影响,难以保持精度。此外手工缠绕裹布容易导致胶液的四处滴落,破坏企业车间的卫生环境,影响工人的工作环境,给工业生产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上料、自动涂胶、能够在线监测裹布厚度且实现闭环控制的智能裹布专机。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中部的丝杠一、电机、上料机构、用于闭环控制张力的控制装置、涂胶机构、用于实时在线监测裹布直径的监测装置、设置在机架上与气缸输出端连接的切断刀、收料机构、用于调控电机与收料机构的控制模块及人机交互面板;所述上料机构、控制装置、切断刀、涂胶机构、监测装置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摆动板上并随摆动板移动,所述摆动板设置在机架的丝杠一上;布料依次经过上料机构、控制装置、切断刀、涂胶机构和监测装置设置在机架的收料机构上;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轴以及与上料轴末端连接的电机一,所述上料轴为充入气体的气胀轴;所述上料轴由外皮、隔层、填充介质、轴芯、气嘴以及膨胀袋构成,所述外皮同轴设置在轴芯外层,所述隔层分别设置在外皮里层与轴芯外层,所述外皮与轴芯之间形成空腔,所述膨胀袋平行并排设置在空腔腔体内,所述膨胀袋端部设有气嘴,所述膨胀袋与空腔之间设有填充介质。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侧板上的磁粉制动器、导向轮、气缸一、磁尺传感器、张力检测辊和张力传感器;所述张力传感器与磁尺传感器对称设置在张力检测辊两端,所述张力检测辊下端设有与之配合的导向辊,所述导向轮设置在张力检测辊前端,所述磁尺传感器与气缸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磁粉制动器与上料机构的电机一连接。
所述涂胶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竖板、涂胶辊、胶盒、气缸推动平台、气缸三、上滤胶辊以及下滤胶辊,所述胶盒设置在摆动板上并安装在气缸推动平台的正下方,所述涂胶辊通过支架设置在胶盒内,所述上、下滤胶辊通过支架固定在气缸推动平台上,所述气缸推动平台与气缸三连接,所述气缸三设置在竖板上;所述上滤胶辊设置在胶盒外,所述下滤胶辊设置在胶盒内。
所述监测装置包括横板、电机二、丝杠二、气缸四、固定板、用于监测裹布厚度的限位传感器、阻尼器、仿型压辊、滑动板以及压辊架;所述横板设置在切断刀与主轴之间,所述电机二设置在横板上,所述电机二输出端与丝杠二连接;所述滑动板设置在丝杠二上,并与丝杠二轴向垂直;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滑动板左下方;所述气缸四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滑动板上方,并与压辊架连接,所述阻尼器通过滑动板设置在压辊架下方,所述仿型压辊设置在阻尼器上,所述限位传感器设置在固定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73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纱管
- 下一篇:一种纺织尼龙用便于伸缩的绕线筒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