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裹布专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7328.1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63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西彬;王东前;梁志强;邓三鹏;祁宇明;焦黎;刘志兵;孙宏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H75/24 | 分类号: | B65H75/24;B65H26/04;B65H26/08;B65H18/08;B05C1/12;B05C11/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董金国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专机 | ||
1.一种智能裹布专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架(1-1)、设置在机架(1-1)中部的丝杠一(1-9)、电机、上料机构、用于闭环控制张力的控制装置、涂胶机构、用于实时在线监测裹布直径的监测装置、设置在机架(1-1)上与气缸输出端连接的切断刀(1-10)、收料机构、用于调控电机与收料机构的控制模块及人机交互面板(1-7);所述上料机构、控制装置、切断刀(1-10)、涂胶机构、监测装置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摆动板(1-13)上并随摆动板(1-13)移动,所述摆动板(1-13)设置在机架(1-1)的丝杠一(1-9)上;布料依次经过上料机构、控制装置、切断刀(1-10)、涂胶机构和监测装置设置在机架(1-1)的收料机构上;
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轴(1-12)以及与上料轴(1-12)末端连接的电机一,所述上料轴(1-12)为充入气体的气胀轴;所述上料轴(1-12)由外皮(2-1)、隔层(2-2)、填充介质(2-3)、轴芯(2-4)、气嘴(2-5)以及膨胀袋(2-6)构成,所述外皮(2-1)同轴设置在轴芯(2-4)外层,所述隔层(2-2)分别设置在外皮(2-1)里层与轴芯(2-4)外层,所述外皮(2-1)与轴芯(2-4)之间形成空腔,所述膨胀袋(2-6)平行并排设置在腔体内,所述膨胀袋(2-6)端部设有气嘴(2-5),所述膨胀袋(2-6)与空腔之间设有填充介质(2-3);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侧板(1-11)上的磁粉制动器(3-1)、导轨(1-8)、气缸一(3-2)、磁尺传感器(3-3)、张力检测辊(3-4)和张力传感器(3-5);所述张力传感器(3-5)与磁尺传感器(3-3)对称设置在张力检测辊(3-4)两端,所述张力检测辊(3-4)下端设有与之配合的导向辊,所述导轨(1-8)设置在张力检测辊(3-4)前端,所述磁尺传感器(3-3)与气缸一(3-2)输出端连接,所述磁粉制动器(3-1)与上料机构的电机一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裹布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胶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1-1)上的竖板(1-5)、涂胶辊(4-1)、胶盒(4-2)、气缸推动平台(4-3)、气缸三(4-4)、上滤胶辊(4-5)以及下滤胶辊(4-6),所述胶盒(4-2)设置在摆动板(1-13)上并安装在气缸推动平台(4-3)的正下方,所述涂胶辊(4-1)通过支架设置在胶盒(4-2)内,所述上、下滤胶辊(4-5、4-6)通过支架固定在气缸推动平台(4-3)上,所述气缸推动平台(4-3)与气缸三(4-4)连接,所述气缸三(4-4)设置在竖板(1-5)上;所述上滤胶辊(4-5)设置在胶盒(4-2)外,所述下滤胶辊(4-6)设置在胶盒(4-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裹布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包括横板(1-6)、电机二(5-1)、丝杠二(5-2)、气缸四(5-3)、固定板(5-4)、用于监测裹布厚度的限位传感器(5-5)、阻尼器(5-6)、仿型压辊(5-7)、滑动板(5-8)以及压辊架(5-9);所述横板(1-6)设置在切断刀(1-10)与主轴(1-2)之间,所述电机二(5-1)设置在横板(1-6)上,所述电机二(5-1)输出端与丝杠二(5-2)连接;所述滑动板(5-8)设置在丝杠二(5-2)上,并与丝杠二(5-2)轴向垂直;所述固定板(5-4)设置在滑动板(5-8)左下方;所述气缸四(5-3)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滑动板(5-8)上方,并与压辊架(5-9)连接,所述阻尼器(5-6)通过滑动板(5-8)设置在压辊架(5-9)下方,所述仿型压辊(5-7)设置在阻尼器(5-6)上,所述限位传感器(5-5)设置在固定板(5-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裹布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机构包括主轴(1-2)、顶尖(1-3)和尾座(1-4),所述主轴(1-2)、顶尖(1-3)和尾座(1-4)设置在机架(1-1)一端,所述主轴(1-2)一端通过轴承设置在支座上,主轴(1-2)另一端与顶尖(1-3)接触,所述顶尖(1-3)设置在尾座(1-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732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纱管
- 下一篇:一种纺织尼龙用便于伸缩的绕线筒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