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沙门氏菌的体内磁引导投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01114.3 | 申请日: | 2017-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0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石青;王化平;孙韬;黄强;福田敏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50 | 分类号: | A61K9/50;A61K47/46;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沙门氏菌 体内 引导 投送 方法 | ||
1.一种磁性微囊,包括:
由含趋磁沙门氏菌的培养液和降解液混合得到的混合液滴,所述趋磁沙门氏菌内含有磁小体;
磷酸甘油酯微滴,其中包含所述混合液滴;以及
磁性水凝胶外壳,其包裹在所述磷酸甘油酯微滴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微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解液为海藻酸钠水凝胶降解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性微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液滴中的含趋磁沙门氏菌的培养液的细菌密度为1×105个/毫升;所述海藻酸钠水凝胶的浓度为0.01克/毫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微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水凝胶外壳通过包含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粒子的海藻酸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发生交联反应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微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小体的是由质粒pTps-ABG6复合体和质粒pTps-XYZ复合体通过电穿孔方法构建。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磁性微囊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含沙门氏菌的菌液接种于不含抗生素的lysogeny broth(LB)培养液,振荡培养至对数生长中期,离心收集菌体,用预冷的无菌去离子水洗涤2次,洗涤后的细菌悬于冰预冷的无菌去离子水,用电穿孔法将pTps-ABG6、pTps-XYZ质粒转染至沙门氏菌,从而实现沙门氏菌的趋磁性;
利用半导体工艺的软光刻技术,加工微流道芯片;
将含所述趋磁沙门氏菌的LB培养液和0.0162克/毫升的海藻酸钠水凝胶降解液混合;
通过注射泵,将该混合液,磷酸甘油酯、包含浓度为0.005g/mL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粒子的海藻酸溶液和矿物油分别注入所述微流道芯片,形成海藻酸溶液包裹磷酸甘油酯微滴再包含混合液微滴的结构;
海藻酸溶液被矿物油液体夹断,形成海藻酸液微滴,该微液滴被注入氯化钙溶液中,海藻酸微滴将和氯化钙溶液发生交联反应,形成水凝胶外壳,从而形成磁性微囊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道的深度为100微米。
8.一种沙门氏菌的磁引导投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造包含所述沙门氏菌的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磁性微囊;
步骤二、将所述磁性微囊投递到目标位置附近的第一位置;
步骤三、利用磁力引导设备的磁场引导所述磁性微囊到达目标位置附近的第二位置;
步骤四、所述磁性微囊在所述第二位置破裂,从而释放所述沙门氏菌;之后,使所述趋磁沙门氏菌在磁场梯度的引导下,移动到目标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引导设备包括机械臂和电磁镊;通过所述机械臂能够调节所述电磁镊的尖端位置,从而形成所述磁场梯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四中,含有所述沙门氏菌的磁性微囊通过其自身内部包裹的降解液使其定时破裂,从而将所述沙门氏菌释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111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