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球茶成形机及其操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84901.1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2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肖宏儒;李华;宋志禹;夏先飞;梅松;金月;丁文芹;韩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2245 | 代理人: | 闫彪 |
地址: | 21001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形 及其 操控 方法 | ||
1.一种球茶成形机,包括具有台面的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台面一侧支撑底部装有输料装置(16)的储料斗(14),所述输料装置的下方装有可从输料装置输出端下移动到所述台面另一侧的推料框(12);所述机架的台面另一侧上方和下方分别通过上固定架(10)和下固定架(3)安置可升降的上模(9)和下模(4);所述台面固定上表面与之平齐的成形腔(8),所述成形腔具有一组呈蜂窝状的成形垂向穿管,所述上模(9)和下模(4)分别具有与所述垂向穿管滑配的下敞口半球模和上敞口半球模;所述成形腔与下模之间还安置可在接料至出料位置平移的料盘(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茶成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装置为一侧装有喂料电机(13)的皮带输料装置(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茶成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台面另一侧上方通过门形上固定架安置在上动作气缸(11)作用下可升降的上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球茶成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台面另一侧下方通过下固定架安置在下动作气缸(2)作用下可升降的下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球茶成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架的两侧分别具有朝输送方向延伸的传输链(6),所述成形腔与下模之间安置承载在出料电机(7)驱动的传输链上的料盘。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球茶成形机操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落料——开启输料装置使储料斗内的待成形茶料落入推料框;
第二步、封腔——升起下模,使上敞口半球模进入对应的垂向穿管内,构成成形筒;
第三步、加料——将推料框从台面一侧的落料位置移动到另一侧的成形腔上方,使茶料加入成形筒中;
第四步、压球——降下上模,使下敞口半球模进入对应的垂向穿管内,与下模的上敞口半球模对合,将加入的茶料压成球形;
第五步、接料——降下下模,让开空间,使料盘平移到成形腔下的接料位置;
第六步、卸料——使上模继续下降,将压球后滞留在垂向穿管内的茶球卸落到料盘上;
第七步、出料——平移料盘至出料位置,同时升起上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球茶成形机操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落料——开启喂料电机驱动皮带输料装置,使储料斗内的待成形茶料落入推料框;
第二步、封腔——启动下动作气缸升起下模,使上敞口半球模进入对应的垂向穿管内,构成蜂窝状的成形筒;
第三步、加料——启动推料气缸将推料框从台面一侧的落料位置移动到另一侧的成形腔上方,使茶料加入成形筒中;
第四步、压球——启动上动作气缸降下上模,使下敞口半球模进入对应的垂向穿管内,与下模的上敞口半球模对合,将加入的茶料压成球形;
第五步、接料——下动作气缸回位降下下模,让开空间,使料盘平移到成形腔下的接料位置;
第六步、卸料——再次启动上动作气缸使上模继续下降,将压球后滞留在垂向穿管内的茶球卸落到料盘上;
第七步、出料——启动出料电机驱动输送链使料盘平移至出料位置,同时上动作气缸回位升起上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未经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490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茶叶风干机
- 下一篇:一种大树茶的加工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