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乙磺酸尼达尼布中基因毒性杂质的高灵敏度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64549.5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1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朱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佳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磺酸尼达尼布中 基因 毒性 杂质 灵敏度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磺酸尼达尼布中基因毒性杂质的高灵敏度分析方法,针对乙磺酸尼达尼布中的基因毒性杂质N‑(4‑氨基苯基)‑N,N’‑二甲基‑1‑哌嗪乙酰胺(JD0101),本发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用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相来溶解样品,并以甲醇和甲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色谱柱上进行梯度洗脱,本发明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杂质JD0101用紫外检测器检测灵敏度不高的问题,可以更高效地分离并检测出杂质JD0101,具有简单、快捷、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乙磺酸尼达尼布中基因毒性杂质的分析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乙磺酸尼达尼布中基因毒性杂质N-(4-氨基苯基)-N,N’-二甲基-1-哌嗪乙酰胺(代码JD0101)进行分离和定量测定的方法。
背景技术
尼达尼布(Nintedanib)是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开发的一种口服三联血管激酶抑制剂,2014年10月经FDA批准
乙磺酸尼达尼布的化学名称为(Z)-3–[(4-(N-甲基-2-(4-甲基哌嗪-1-基)乙酰氨基-苯基-氨基)苯基)]亚甲基-2-氧代吲哚-6-羧酸甲酯乙磺酸盐。
基因毒性杂质:在以DNA反应物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体内/体外试验中,发现它们对DNA有潜在的破坏性。按照目前的法规来说,(体内)基因毒性物质在任何摄入量水平上对DNA都有潜在的破坏性,这种破坏可能导致肿瘤的产生,所以必须严格控制。
化合物N-(4-氨基苯基)-N,N’-二甲基-1-哌嗪乙酰胺(代码JD0101)是合成乙磺酸尼达尼布时的起始物料,属于潜在的基因毒性杂质。目前,乙磺酸尼达尼布的质量标准在国内外药典中均未收录,且国内外均未见有关该杂质测定的报道,根据欧洲药典管理局(EMEA)发布的《遗传毒性杂质限度指导原则》相关规定,按照毒理学担忧阈值(TTC)作为评价大部分遗传毒性杂质的阈值,则遗传毒性杂质摄入量最大限值为1.5μg/g。按照乙磺酸尼达尼布说明书中每日推荐剂量为300mg,按此计算,含N-(4-氨基苯基)-N,N’-二甲基-1-哌嗪乙酰胺(代码JD0101)不得过5μg/g。
为了更严格的控制N-(4-氨基苯基)-N,N’-二甲基-1-哌嗪乙酰胺(代码JD0101)的含量,因此寻求一种简单、快捷、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的基因毒性杂质JD0101的分析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乙磺酸尼达尼布中基因毒性杂质(JD0101)的高灵敏度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分析方法,该分析方法可以使主成分和JD0101达到简便有效地分离和分析的目的。
乙磺酸尼达尼布与基因毒性杂质JD0101的结构式和化学名称详见下表: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佳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佳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45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