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翘曲印刷线路板用覆盖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3039.6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68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芹;李雪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莱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08 | 分类号: | B32B37/08;B32B37/10;B32B37/12;C09J163/00;C09J11/06;C09J11/0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陈世洪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翘曲 印刷 线路板 覆盖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翘曲印刷线路板用覆盖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先将醋酸溶液、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甲基三甲氧基硅烷混合,水浴加热后与氨水溶液混合,经固化、干燥、洗涤、球磨得干燥凝胶粉末,随后与去离子水、甲苯、无水乙醇与杨木粉混合,加热干燥后得干燥改性木纤维,将其与干燥凝胶粉末混合球磨后得混合改性颗粒,接着将环氧树脂、丙酮、混合改性颗粒等超声分散,搅拌脱泡后得抗翘曲胶黏剂,最后将抗翘曲胶黏剂涂覆在聚酰亚胺薄膜表面,并覆盖一层聚丙烯薄膜,压制干燥后即可得一种抗翘曲印刷线路板用覆盖膜,本发明所得的印刷线路板用覆盖膜制备工艺简单,无需使用离型纸或离型膜,具有良好的抗翘曲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翘曲印刷线路板用覆盖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印刷线路板是电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材料,随着消费性电子产品需求成长,对于印刷线路板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由于软性印刷线路板具有可挠曲性及可三度空间配线等特性,在科技化电子产品强调轻薄短小、可挠曲性的发展驱势下,目前被广泛应用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通讯产品以及消费性电子产品等。
一般而言,挠性印刷线路板主要系由铜箔基板和覆盖膜所构成,一般使用塑料膜片作为覆盖膜,或者利用网版印刷技术形成一层薄绝缘油墨作为覆盖膜。这些公知的覆盖膜存在着油墨层龟裂或脱落等问题。此外,目前大部分的覆盖膜为亮光性聚酰亚胺薄膜,而为了使聚酰亚胺保护膜具有遮蔽电路布局的功能,虽可达到遮蔽之目的,但聚酰亚胺薄膜表面之光泽度仍过亮,无法满足特定光学应用之需求。为了满足人们对消旋光性聚酰亚胺保护膜的需求。可使用添加有碳粉的黑色聚酰亚胺薄膜,并在该黑色聚酰亚胺薄膜形成黏着层,以这种方式制造的聚酰亚胺保护膜虽有较好的消光效果,然而黑色聚酰亚胺薄膜的成本过高,实际量产时不符需求,且含有添加物的聚酰亚胺保护膜也存在有抗拉强度、尺寸安定性等性质变差的虞虑。
目前常用的制作工艺是在绝缘基膜上涂胶,再覆贴上离型纸或者离型膜作保护而成。在这个过程中,覆盖膜与离型纸覆贴时需要较高的温度与压力,从而给使用者增加了能耗,提高了工艺的复杂程度。又因为引入离型纸或者离型膜从而使绝缘基膜层与离型纸或者离型膜的收缩率不同而导致翘曲,同时也因为保护覆盖膜而特地增加的离型纸或者离型膜层造成成本上升。在客户使用时也因为材料厚度的增加而导致模具磨损速度增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使用的离型纸或离型膜收缩率不同导致翘曲,在使用时模具损耗大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抗翘曲印刷线路板用覆盖膜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1)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45~50份环氧树脂E-51、25~30份丙酮、10~15份混合改性颗粒、3~5份硅烷偶联剂KH-550、1~2份二乙烯基三胺和1~2份2,2'-二硫代二苯并噻唑混合并超声分散,在室温下搅拌8~10h后再静置6~8h,制备抗翘曲胶黏剂;
(2)将抗翘曲胶黏剂涂覆至聚酰亚胺薄膜表面,待涂覆完成后,再覆盖一层聚丙烯薄膜,冷压10~15s后干燥并静置冷却至室温,即可制备得一种抗翘曲印刷线路板用覆盖膜。
步骤(1)所述的混合改性颗粒制备步骤为: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45~50份去离子水、10~15份甲苯、5~8份无水乙醇和10~15份杨木粉混合并油浴加热,再过滤得滤饼,干燥后得干燥改性木纤维,将干燥凝胶粉末与干燥改性木纤维混合并研磨,过250目筛得混合改性颗粒。
步骤(2)所述的抗翘曲胶黏剂涂覆厚度为15~20μm。
所述的油浴加热温度为100~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莱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莱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30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