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代码测试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56843.1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5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蓝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胡彬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代码 测试 方法 装置 终端 存储 介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代码测试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科技化的今天,为了满足人们生活、工作、娱乐等各方面对便捷性和高效性的需求,越来越多的设备趋向于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智能化控制。
对于电视、手机等系列开发的智能设备,往往通过变更软件代码就可以实现功能调整,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目前,开发人员根据用户需求或者产品升级需求完成软件版本需求的代码编写工作之后,会根据需求和实际变更点对功能进行自测,但是,由于测试时间等因素的影像,测试人员在大多情况下都不会进行全功能回归测试,通常是对本版本的需求点编写测试用例,然后对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由于测试人员对版本变更评估方法很少,且测试内容有限,对影响范围没有一个可靠的评估,往往会因为测试范围覆盖不全而导致软件质量低下。而如果每个版本都进行全功能回归测试,虽然能够很大程度提高软件质量,但效率很低。开发人员是代码的编写者,对代码变更和影响范围的衡量会有比较深的感知,但这个判断是通过开发人员人为地评估,精准程度取决于开发人员的仔细程度和对项目代码的了解程度,仍存在很多不可靠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代码测试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的代码测试方法中全功能回归测试耗时过久或代码测试范围覆盖不全等问题,实现代码重点检测范围的全覆盖以及工具化检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代码测试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编码后的待测试代码中的变更代码;
对待测试代码进行索引,获取与所述变更代码存在调用关系的关联代码;
对所述变更代码和所述关联代码进行代码测试,并输出与所述变更代码和所述关联代码对应的测试结果,以确认所述变更代码与所述关联代码的执行是否相关。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代码测试装置,该装置包括:
变更代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编码后的待测试代码中的变更代码;
关联代码获取模块,用于对待测试代码进行索引,获取与所述变更代码存在调用关系的关联代码;
测试结果输出模块,用于对所述变更代码和所述关联代码进行代码测试,并输出与所述变更代码和所述关联代码对应的测试结果,以确认所述变更代码与所述关联代码的执行是否相关。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代码测试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代码测试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编码后的待测试代码中的变更代码,以及与变更代码存在调用关系的关联代码,基于变更代码以及关联代码进行代码测试,相对于现有技术仅对本版本的需求点编写测试用例进行测试的方法,能够更好地评估代码变更后的影响范围,测试覆盖范围更全,而且,本技术方案不是依赖需求方和开发人员给出的影响范围,保证了代码测试输出的测试结果质量,同时上述技术方案让测试工作有准确的目标,相对比全功能回归测试,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还能够大幅度提升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描述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做一简单介绍。显然,所介绍的附图只是本发明所要描述的一部分实施例的附图,而不是全部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一种代码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提供的一种代码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适用的一种代码管理方法实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所提供的一种代码管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所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68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助借还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餐饮服务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