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指标配置加工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6834.2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00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顺;赵晨玮;李孔仁;罗川匀;窦文梅;林继承;温琼;卢雯;蔡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0 | 分类号: | G06Q4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郝传鑫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指标 配置 加工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指标配置加工方法和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指标来源对指标进行分类,定义所述指标对应的度量类型;根据所述指标所属分类的模板,对所述指标进行配置处理和引擎加工处理;对所述引擎加工后的指标进行输出。从而实现基于客户的针对性管理方案,提升专业化服务,以及提供更完善的数据支持。从而降低对业务与技术之间的耦合依赖,减少沟通、流程推进的成本,提高指标的提出至展现之间的时效性,提升指标分析管理效率,进而为管理决策提供更高效准确的数据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更为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指标配置加工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银行数据管理不断发展,由于在业务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具有数量大、更新频率高、分析处理复杂等特点,需要借助一定的数据处理分析工具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管理,以满足管理、风控、决策等需求。因此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指标引擎加工分析指标数据,能够提高数据信息分析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在基于指标分析、评价的管理系统中,业务人员经常需要根据考核口径或行业经验完成指标的定义或修改,查看指标分析的数据结果展现。传统方法中对于指标的设计、维护往往要借助需求的提出、分析、测试、上线整个流程来实现最后的数据分析和结果展示。因为涉及到的前置流程过程,在数据分析的时效性上存在一定的滞后,维护工作也相对复杂。随着提升管理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指标的精细化管理和可维护性要求也随之高涨。传统方法中沟通成本、开发成本、维护成本,难以满足时效性、准确性的需求。另外这些指标的实现通常集中在技术层面,业务人员难以直接进行操作,需要技术上进行代码实现并上线后方能完成指标增删改等操作。同时,由于技术开发上不够灵活,指标的最后展现依赖于业务、技术双方对彼此领域的了解和整个业务流程推进的能力,分析效果无法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指标配置加工方法和系统,能够有效解决当前指标的精细化管理和可维护性要求不能得到满足问题。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指标配置加工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指标来源对指标进行分类,定义所述指标对应的度量类型;
根据所述指标所属分类的模板,对所述指标进行配置处理和引擎加工处理;
对所述引擎加工后的指标进行输出。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指标配置加工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
指标分类模块,用于根据指标来源对指标进行分类,定义所述指标对应的度量类型;
指标配置加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指标所属分类的模板,对所述指标进行配置处理和引擎加工处理;
指标结果输出模块,用于对所述引擎加工后的指标进行输出。
通过采用本发明实施方式具有下述有益效果:降低对业务与技术之间的耦合依赖,减少沟通、流程推进的成本,提高指标的提出至展现之间的时效性,提升指标分析管理效率,进而为管理决策提供更高效准确的数据支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指标配置加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方式中步骤S1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方式中步骤S2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指标配置加工系统的架构图;
图5示出了图4所示系统中的指标分类模块100的结构框图;
图6示出了图4所示系统中的指标配置加工模块200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68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