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补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00086.6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5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5 |
发明(设计)人: | 郭华明;张立朝;石东林;徐进;石岳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百慕航材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67 | 分类号: | B23K9/167;B23K9/04;B23K9/235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19 | 代理人: | 佟林松 |
地址: | 10009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方法 | ||
1.一种冷却补焊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却补焊方法包括,采用20~150A的电流,直径为0.8~3.0mm的焊丝,直径为1.0~3.0mm的钨极对铸件的缺陷面补焊,并同时使用冷却液对铸件的缺陷面背面进行冷却。
2.如权利要求1的冷却补焊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却补焊方法包括:
补焊时,抽取冷却液,对铸件的缺陷面背面的缺陷对应处进行持续的喷淋形成冷却。
3.如权利要求1的冷却补焊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却补焊方法包括:
补焊时,将铸件的缺陷面背面直接与冷却液的液面接触,进行冷却。
4.如权利要求2的冷却补焊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水泵抽取冷却液,水泵的出水管的流量为1800L/H。
5.如权利要求3的冷却补焊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铸件为管型件,缺陷面为表面时,冷却补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管型件底部封闭,在管型件内部形成空腔;
S2:在空腔内注入冷却液,保证冷却液不外流;
S3:对管型件表面进行补焊处理。
6.如权利要求4的冷却补焊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却补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盛有冷却液的水槽中放入水泵,使水泵的出水管朝向铸件的缺陷面背面的缺陷对应处;
(2)打开水泵,喷淋铸件;
(3)采用80~120A的电流和直径为3.0mm的钨极进行补焊。
7.如权利要求5的冷却补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
在冷却液中放入一个或多个水泵,使空腔内的冷却液产生对流循环。
步骤S3包括:
采用60~80A电流、直径为2.0mm的钨极进行补焊。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的冷却补焊方法,其特征在于,
补焊时,氩气流量为15ml/s。
9.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的冷却补焊方法,其特征在于,
铸件为钛合金铸件。
10.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的冷却补焊方法,其特征在于,
冷却液为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百慕航材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百慕航材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008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