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调导频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2794.1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19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晨晨;毕峰;郝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5/00 | 分类号: | H04L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调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调导频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至少基于控制资源集的时域范围,生成解调导频序列;至少基于所述控制资源集以及所述控制资源集的子集的时频资源配置,对解调导频进行资源映射,并基于资源映射结果发送截取的解调导频序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解调导频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用户对通信需求的日益增加,为了满足更高、更快和更新的通信需要,第五代移动通信(5G,5th Generation)技术已成为未来网络发展的趋势。
高频通信作为未来5G技术的重要通信手段之一,利用高频通信的大带宽可以提供高速数据通信,以满足5G通信中对大数据量的需求。高频传播上损耗更大,同样的功率下覆盖半径相对更小,这也决定了高频通信系统组网中,需要采用波束赋型技术来提高覆盖半径。那么无论是业务信道还是控制信道,都需要考虑基于波束赋型技术的传输。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会议对5G下行控制信道的讨论中,已经通过了控制资源集(control resource set)的概念,对于control resource set的定义,主要是为了区别于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全带宽发送的方式,5G的PDCCH,不会再采用全带宽发送的方式,而是会在control resource set对应的频域子带范围内发送,而对于一个用户,基站可能为其配置多个control resource set,不同的control resource set可能承载不同类型的PDCCH。对于一个control resource set,在频域上会对应若干个物理资源块(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在时域上会对应一个或若干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符号,时域上包含的OFDM符号数目可以称为control resource set的持续时间(Duration),频域对应哪些PRB可以半静态配置,时域Duration可以半静态或动态配置。
在LTE PDCCH中,定义了候选资源(Candidate)、资源单元组(REG,ResourceElement Group)、控制信道单元(CCE,Control Channel Element)这样的下行控制信道资源分配单元,其中REG是下行控制信道基本资源分配单元,一个下行控制信道Candidate会对应一个或多个CCE,一个CCE包含9个REG。在5G的下行控制信道讨论中,也已经通过了对于REG、CCE的定义,REG仍然是下行控制信道基本资源分配单元,但REG的定义与LTE中不同,REG时域对应一个OFDM符号,频域对应12个子载波,相当于一个PRB的频域范围。
在LTE PDCCH中,会基于小区参考信号(CRS,Cell Reference Signal)来进行下行控制信道解调,而5G下行控制信道新的特点,不再适合采用CRS来解调下行控制信道,可以采用解调参考信号(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来解调下行控制信道,但基于control resource set的概念以及新的REG定义,如何设计5G下行控制信道解调导频的序列以及资源映射方法,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解调导频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解调导频的处理方法,包括:
至少基于控制资源集的时域范围,生成解调导频序列;
至少基于所述控制资源集以及所述控制资源集的子集的时频资源配置,对解调导频进行资源映射,并基于资源映射结果发送截取的解调导频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27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