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车辆交通违法行为真实性的侦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5447.6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05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蔡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业控制安全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7 | 分类号: | G08G1/017 |
代理公司: | 新余市渝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4 | 代理人: | 何国强 |
地址: | 2003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车辆 交通 违法行为 真实性 侦测 方法 | ||
一种针对车辆交通违法行为真实性的侦测方法,包括:交通监控探头将监控到的违法车辆信息传输给服务器;服务器从数据库中进行相同车牌号码搜索、搜索出相同车牌号码时调取涵盖该车牌号码的认证车辆信息;服务器将违法车辆的车身颜色、车辆单帧或多帧图片、车辆类型与认证车辆的车牌号码、车身颜色、车辆单帧或多帧图片、车辆类型进行对应比对,比对出任意一项不符时确定认证车辆没有发生交通违法行为;比对出所有项均相符时获取认证车辆行车记录仪的路况视频,提取出与违法车辆违法时间对应的路况视频并从中分析出认证车辆所处的地理位置,判断该地理位置是否与违法车辆的违法地点相同,若不同确定认证车辆没有发生交通违法行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对车辆交通违法行为真实性的侦测方法。
背景技术
套牌车俗称克隆车,是指通过伪造或者非法套取其它车辆号牌及行驶证等手续上路行驶的车辆。我们认为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号牌、使用其他车辆的机动车号牌、使用欺骗、贿赂手段取得机动车号牌的机动车均可以称为套牌车。由于机动车、号牌管理不规范,套牌行为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从套用民牌发展到套用专用号牌、军牌、警牌;从改装、拼装车套牌发展到报废车、盗抢车套牌再到用欺骗、贿赂手段重新取得机动车号牌均有发生。
有一组08年的数据:深圳拥有150万部车,其中套牌车就有5万辆。也就是说每30部车中,就有一部是套牌车,而这种情况并不仅仅发生在深圳。套牌车给车主带来的最大麻烦,就是各种莫名其妙的违章处罚。
即便车主可以通过申述等手段避免违章处罚,但实际中需要车主向交警部门提供相关的证明,例如违章发生时不在事发地点的证据,包括路桥费单据、停车场发票、加油站票据、行车记录仪视频、小区监控视频等。这种方式的缺陷在于:需要车主进行举证,而对于一些车主而言,并未保留相应的证据,从而举证艰难,且给车主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能够有效分析车主的车辆是否发生违章的技术手段。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针对车辆交通违法行为真实性的侦测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涉及的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针对车辆交通违法行为真实性的侦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交通监控探头将监控到的违法车辆信息传输给服务器,其中违法车辆信息包括违法车辆的车牌号码、车身颜色、车辆单帧或多帧图片、车辆类型、违法时间、违法地点;
所述服务器根据违法车辆的车牌号码从数据库中进行相同车牌号码搜索、在搜索出存在相同车牌号码时调取涵盖该相同车牌号码的认证车辆信息,其中认证车辆信息包括经交管部门认证的车牌号码、车身颜色、车辆单帧或多帧图片、车辆类型、设于车辆内的具有无线数据传输功能的行车记录仪的IP地址;
在车牌号码相同的前提下,所述服务器将违法车辆的车身颜色、车辆单帧或多帧图片、车辆类型与经交管部门认证的车牌号码对应的车身颜色、车辆单帧或多帧图片、车辆类型进行对应的相符比对,在比对出有任意一项不符时将确定为与经交管部门认证的车牌号码对应的认证车辆没有发生交通违法行为;在比对出所有项均相符时,所述服务器通过访问认证车辆行车记录仪的IP地址以获取该行车记录仪摄取的路况视频,并从该路况视频中提取出与违法车辆的违法时间相对应的路况视频,根据与违法车辆的违法时间相对应的路况视频分析出当时认证车辆所处的地理位置,判断该认证车辆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否与违法车辆的违法地点相同,若不相同则确定认证车辆没有发生交通违法行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所述服务器将违法车辆以及认证车辆是否发生交通违法行为的判断结果传输给交通监控中心。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违法车辆信息还包括违法车辆所处的车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业控制安全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工业控制安全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54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