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馈能悬架发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66586.2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0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军;陈毅超;郭占正;吴静波;李亦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G7/08 | 分类号: | F03G7/08;B60G13/14;B60G17/08;H02K35/04;H02J7/32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0 | 代理人: | 张龙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悬架 发电 装置 | ||
1.一种电动汽车馈能悬架发电装置,该装置包括发电系统和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能系统包括DC-DC转换器、蓄电池、连接导线和整流桥;
所述的发电系统包括感应装置和永磁装置,其中,感应装置包括套筒、感应线圈安装支架以及与套筒的中轴线重合设置的活塞杆,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其中轴线垂直设置的上盖板,且套筒的该端部由上盖板及活塞杆固定于汽车的车架上,套筒的另一端为悬空端,活塞杆的一端垂直穿过上盖板并伸入套筒内,感应线圈安装支架呈环形设置在套筒的内壁;
永磁装置包括缓冲保护套和减振器储油缸,缓冲保护套的一端与套筒的悬空端接触,且缓冲保护套与套筒的中轴线重合设置,缓冲保护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其中轴线垂直设置的下托板,减振器储油缸的一端垂直穿过下托板并伸入套筒内,位于套筒内的活塞杆的端部设有能够在减振器储油缸内部自由滑动的凸台;沿套筒向减振器储油缸的径向,下托板上依次设有呈环形的磁铁固定架和隔磁套筒,磁铁固定架的周向设有多个永磁铁,所述的感应线圈安装支架上对应各永磁铁的部位设有线卡,各线卡上均设有感应线圈,感应线圈与整流桥的输入端连接,DC-DC转换器、蓄电池和整流桥串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馈能悬架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减振器储油缸上设有用于固定下托板的下锁紧螺母,减振器储油缸上位于套筒内的端部设有上限位螺母,减振器储油缸的该端部与上限位螺母之间依次设有调整垫片和缓冲圈,其中,缓冲圈与上限位螺母相邻,减振器储油缸上设有下锁紧螺母的一端固定于汽车的车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馈能悬架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盖板上设有固定连接在活塞杆上的上锁紧螺母,感应线圈安装支架与套筒之间通过定位销固定连接,且感应线圈安装支架的上端与套筒端部的内壁之间设有垫圈,套筒该端部的内壁上还设有套装在活塞杆上的上缓冲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馈能悬架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套筒内壁面上对应感应线圈安装支架的上端设有用于安装垫圈的环形卡槽Ⅰ,感应线圈安装支架的下端由卡环固定在套筒内壁面下端设置的环形卡槽Ⅱ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馈能悬架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磁铁固定架的周向设有多排永磁铁,每排永磁铁含有多个永磁铁,且每排永磁铁沿磁铁固定架的轴向设置,对应的每排线卡沿感应线圈安装支架的轴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馈能悬架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磁铁固定架的周向设有四排永磁铁,各永磁铁正极向外安装在磁铁固定架上设置的永磁铁安装孔内,沿磁铁固定架周向设置的对应的四排永磁铁和永磁铁安装孔依次组成第一磁列、第二磁列、第三磁列和第四磁列,磁铁固定架的外壁面设有沿其轴向设置的四个导向滑槽,导向滑槽的端部延伸至磁铁固定架的两端,每个导向滑槽设置在相邻两个磁列的中间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馈能悬架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感应线圈安装支架周向设置的与永磁铁对应的四排线卡和感应线圈依次组成第一感应列、第二感应列、第三感应列和第四感应列,其中,感应线圈安装支架上设有与第一感应列和第二感应列中各感应线圈的接线端连接的第一列导电条、与第三感应列和第四感应列中各感应线圈的接线端连接的第二列导电条;感应线圈安装支架的内壁面设有沿其轴向设置的四排滑槽钢珠,每排滑槽钢珠设置在相邻两个感应列的中间位置,同排设置的滑槽钢珠滑动配合设置在同一个导向滑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馈能悬架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列导电条由第一导线Ⅰ和第一导线Ⅱ组成,第二列导电条由第二导线Ⅰ和第二导线Ⅱ组成,第一感应列和第二感应列的感应线圈的顺时针旋向向外端与第一导线Ⅰ连接,向内端与第一导线Ⅱ连接;第三感应列和第四感应列感应线圈的顺时针旋向向外端与第二导线Ⅰ连接,向内端与第二导线Ⅱ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馈能悬架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感应线圈通过两个连接导线与整流桥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导线Ⅰ和第二导线Ⅰ与其中一个连接导线连接,第一导线Ⅱ和第二导线Ⅱ与另一个连接导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658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