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壳装并联多层式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1819.1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3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秋平;姚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克龙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31127 | 代理人: | 吴玮,胡薇 |
地址: | 201111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联 多层 有机 废气 处理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壳装并联多层式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石油化工、医药、涂布印刷、电子产品制造、大型设备涂装等行业,均会在其生产中排放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即有机的废气。有机废气如不治理,直接排放进入大气,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室内空气中如果有机的含量过高,会使人中毒。行业不同,所产生的废气中含有机的种类也就不同,有烷类、芳烃类、酯类、醛类等。一方面,含有机废气需净化处理才可排放大气;另一方面,对于处理含有机的废气来说有机的捕集和回收尤为重要。
目前对于行业含有机的废气的回收处理,多数采用活性炭颗粒罐或活性炭纤维箱的设备型式,处理效果较好。但上述两类设备进行废气的净化处理存在以下问题:
(1)设备体积庞大;
(2)非标设备设计、制造成本高,设备集成度低;
(3)吸附介质更换操作不方便;
(4)吸附介质集中、传热导热效果差。
由于以上问题存在,吸附法处理有机废气需在装置设计等方面进行改善,以期解决问题,降低设备成本,更加便于操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设备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体积小,操作方便,制造、维护成本低,传热效果佳、吸附效率高,净化效果好且易于模块化的壳装并联多层式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壳装并联多层式有机废气处理装置,是由废气进口、吸附壳体、蒸汽入口、进气分布区、吸附介质、多层支撑板、多层底板、废气挡板、洁净气出口、脱附溶剂出口、蒸汽冷凝液出口和洁净气挡板组成,
根据上述壳装并联多层式有机废气处理装置,优选的,吸附介质、多层支撑板、多层底板、废气挡板和洁净气挡板组成一个废气处理单元。
根据上述废气处理单元,优选的,所述废气处理单元可以根据处理废气量任意组装。
根据上述废气处理单元,优选的,所述吸附介质可选活性炭纤维、活性炭颗粒、硅胶等。
根据上述废气处理单元,优选的,所述穿过吸附介质的气流速度应控制在0.05-0.9m/s之间。
根据上述废气处理单元,优选的,所述多层底板的倾斜度为1-5°,向图示右侧倾斜,以方便脱附液体排放。
根据上述壳装并联多层式有机废气处理装置,优选的,所述蒸汽入口可以通入饱和水蒸气,为脱附提供热量来源。
根据上述壳装并联多层式有机废气处理装置,优选的,所述脱附溶剂出口汇集多层挡板上的液体后排出。
本发明颠覆了传统有机废气吸附设备的传统型式,净化效果好,溶剂回收率高,空间占用小,易于模块化、安全可靠,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壳装并联多层式有机废气处理装置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1废气进口;2吸附壳体;3蒸汽入口;4进气分布区;5吸附介质;6多层支撑板;7多层底板;8废气挡板;9洁净气出口;10脱附溶剂出口;11蒸汽冷凝液出口;12洁净气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以下说明描述了本发明的可选实施方式以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和再现本发明的应用。为了教导本发明技术方案,已简化或省略了一些常规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源自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型或替换将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下述特征能够以各种方式组合以形成本发明的多个变型。由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下述可实施方式,而仅由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如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一种壳装并联多层式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吸附壳体2,吸附壳体2内废气进口1与洁净气出口9之间设有一废气处理单元,所述废气处理单元采用并联多层式结构,所述废气处理单元由若干层废气处理单元层上下平行等间距并列设置,每一层废气处理单元层由一层吸附介质5、一层支撑板6、一层底板7依次叠加而成,吸附壳体2上还依次设有蒸汽入口3、脱附溶剂出口10以及蒸汽冷凝液出口11联合废气处理单元内每一层废气处理单元层完成废气处理。所述洁净气出口9处设有废气挡板8,所述废气进口1处设有洁净气挡板12。
所述废气处理单元内废气处理单元层的层数可根据处理废气量任意组装。
所述吸附介质5可选活性炭纤维、活性炭颗粒、硅胶等。
所述多层底板7的倾斜度为1-5°,向洁净气出口下方的脱附溶剂出口10倾斜,以方便脱附液体排放。
本发明具体操作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克龙化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克龙化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18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