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果腺肋花楸茶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45248.0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9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宋长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长荣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16 | 代理人: | 戴翔 |
地址: | 1142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黑果腺肋花楸茶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黑果腺肋花楸茶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黑果腺肋花楸(Aronia melanocarpa),属于蔷薇科腺肋花楸属的落叶灌木,是一种以产果实为主的药、食两用经济树种。该树种原产于美国东北部,二战后传入欧洲。俄罗斯和波兰是欧洲乃至全球的主要栽培国。1989年该树种由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首次引种到我国辽西地区,并开展了繁殖、栽培和果实加工等研究。黑果腺肋花楸含有三萜类、黄酮类、花青素类、多烯类、淄醇类、酚类、糖类、多种矿物元素和维生素,尤其花青素和黄酮类含量比其他植物要高很多。经实际检测:黑果腺肋花楸鲜叶每100g总黄酮230㎎、原花青素64㎎,黑果腺肋花楸嫩茎每100g总黄酮170㎎、原花青素122㎎、黑果腺肋花楸果实每100g总黄酮2.9%、原花青素2.8%、花青素0.3%,营养和药用成份均十分丰富。据有关资料报道,原花青素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能有效的清除人体自由基;黄酮类及儿茶素类物质对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和糖尿病有较好的预防和保护作用;花青素和多烯类物质能改善人的视力;酚类和绿原酸类物质对胃炎、胃溃疡病毒类疾病有治疗作用;多酚类物质对重金属中毒和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并能防止放射性和紫外线对人皮肤的伤害。
但黑果腺肋花楸中富含的花青素和黄酮类等活性成分不易被提取,而且这些物质极易被氧化。而传统的制备工艺和食用方法如:直接打粉食用、制成饮料食用或酿酒食用等,一是保存期限不长,二是不方便携带及食用,因而一种全新的黑果腺肋花楸的制备工艺亟待研究。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发明目的是利用黑果腺肋花楸茎叶、芽、花、果渣为原料制作出一种含花青素特别高的日常饮用茶叶。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黑果腺肋花楸茶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采摘晾晒:晴天摘取黑果腺肋花楸新稍,要求2叶1芽,将新稍放入容器内并避免压实,以免发热,将采摘回来的黑果腺肋花楸新稍放在室外晾晒20~40min,阳光太强时加盖遮光网,晾晒至黑果腺肋花楸新稍呈柔软状态,再将黑果腺肋花楸新稍放置于阴凉处0.5~2小时;
2)炒制:将凉好的上述黑果腺肋花楸新稍放入炒锅或茶叶杀青机内进行炒制,控制炒锅或茶叶杀青机温度为150~200℃,至新稍含水量在60~80%时,炒制结束;
在炒制过程中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同时蒸发新稍内的一部分水分,使新稍变软以便于揉捻做型,同时经过高温和水分蒸发使得黑果腺肋花楸茶的香气得到改善,炒锅内温度控制150~200℃,如果用手工操作应边炒边翻动,也可放入茶叶杀青机进行炒制,温度调控在200℃左右。
3)揉捻:将上述炒好黑果腺肋花楸新稍趁热放入揉捻机内揉捻成条形或球形;
4)干燥:先将上述揉捻过的黑果腺肋花楸新稍进行晾晒至不粘手,然后放入锅内或茶叶烘干机内进行烘炒,温度控制在90~100℃,直至炒干,即成为黑果腺肋花楸茶。
将揉捻过的黑果腺肋花楸新稍进行晾晒至不粘手,目的是为了避免烘炒时粘锅,干燥的目的是使水分蒸发便于储存,并能充分发挥香气。
进一步地,在步骤1)采摘黑果腺肋花楸新稍时,同时采摘花蕊。花蕊的是否采摘以及花蕊的采摘量视具体所需茶效果而定。
进一步地,在步骤1)采摘晾晒时添加果渣。当然,果渣的是否添加以及果渣的添加量也视具体所需茶效果而定,本茶集黑果腺肋花楸茎叶、芽、花、果渣为原料制作,营养更全面,养生疗效更佳。
进一步地,在步骤3)揉捻过程中需溢出水分。溢出部分水分对提高茶的味道起很大作用,同时使茶体积变小便于冲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黑果腺肋花楸茶的制备工艺,通过采摘晾晒、炒制、揉捻、干燥的过程,以黑果腺肋花楸茎叶、芽、花、果渣为原料制作成一种含花青素特别高的日常饮用茶叶,使制备获得的茶条索紧细、卷曲,汤色透明,香高持久、滋味浓爽,具有“条紧、香高、味浓”的品质特征,且将黑果腺肋花楸制备成茶叶状态,存储周期显著延长,方便用户携带、食用,同时也创新性的提供了一种使黑果腺肋花楸的药用和养生效果发挥优良的食用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黑果腺肋花楸茶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长荣,未经宋长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52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玉竹保健茶
- 下一篇:一种参杞花果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