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定降雨去除叶片颗粒物动态过程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08097.1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9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余新晓;徐晓梧;宝乐;莫莉;陈俊刚;张欢;张振明;伦小秀;李瀚之;孙佳美;刘自强;路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5/02 | 分类号: | G01N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王庆龙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定 降雨 去除 叶片 颗粒 动态 过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测定降雨去除叶片颗粒物动态过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待测定植物样本,其中所述植物样本包括待测定植物叶片;
将所述待测定植物样本放置在降雨环境下,通过采样瓶收集从所述待测定植物叶片上掉落的水样,并每隔第一预设时间更换所述采样瓶;
根据所述采样瓶中的所述水样,计算各所述水样对应的第一总颗粒物质量;
根据所述第一总颗粒物质量测定降雨对所述待测定植物叶片上颗粒物的去除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采样瓶中的所述水样,计算各所述水样对应的第一总颗粒物质量,包括:
分别测量各所述采样瓶对应的第一预设孔径的亲水性微孔滤膜的初重;
使用所述亲水性微孔滤膜和第二预设孔径的网筛对所述水样进行过滤,获得过滤后第一亲水性微孔滤膜;
根据过滤后第一亲水性微孔滤膜获得所述亲水性微孔滤膜的末重;
根据所述初重和所述末重计算所述第一总颗粒物质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测量所述待测定植物叶片的表面积;
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总颗粒物质量测定降雨对所述待测定植物叶片上颗粒物的去除情况,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总颗粒物质量和所述表面积计算获得单位待测叶面积对应的第一单位叶面积颗粒物质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过滤后第一亲水性微孔滤膜获得所述亲水性微孔滤膜的末重,包括:
在降雨环境下,使用所述采样瓶收集空白降雨水样;
使用所述亲水性微孔滤膜和第二预设孔径的网筛对所述空白降雨水样进行过滤,获得过滤后第二亲水性微孔滤膜;
根据所述过滤后第一亲水性微孔滤膜和所述过滤后第二亲水性微孔滤膜获得所述亲水性微孔滤膜的末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待测定植物样本中获取预设数量的样本植物叶片,并对所述样本植物叶片进行清洗,获得样本植物叶片水样;
根据所述样本植物叶片水样获得所述样本植物叶片对应的第二总颗粒物质量;
计算所述样本植物叶片的样本表面积,根据所述样本表面积和所述第二总颗粒物质量获得单位样本叶面积对应的第二单位叶面积颗粒物质量;
根据所述第二单位叶面积颗粒物质量和所述第一单位叶面积颗粒物质量计算降雨对待测定植物叶片上颗粒物去除情况。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总颗粒物质量和所述表面积计算获得单位待测叶面积对应的第一单位叶面积颗粒物质量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Qn为第n时间段内所述第一单位叶面积颗粒物质量,M'n为所述末重,Mn为所述初重,S为所述待测定植物叶片的表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单位叶面积颗粒物质量和所述第一单位叶面积颗粒物质量计算降雨对待测定植物叶片上颗粒物去除情况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P为降雨冲洗掉所述待测定植物叶片对应单位叶面积的颗粒物质量占比,Qn为第n时间段内所述第一单位叶面积颗粒物质量,Q0为降雨前,所述单位样本叶面积对应的颗粒物质量。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测量各所述采样瓶对应的第一预设孔径的亲水性微孔滤膜的初重,包括:
将所述亲水性微孔滤膜在天平室放置第二预设时间;
使用天平测量各所述采样瓶对应的第一预设孔径的亲水性微孔滤膜的初重;相应地,
所述根据过滤后亲水性微孔滤膜获得所述亲水性微孔滤膜的末重,包括:
将所述过滤后亲水性微孔滤膜在所述天平室放置所述第二预设时间;
使用所述天平测量所述亲水性微孔滤膜的末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809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