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漆包机废气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74015.6 | 申请日: | 2017-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0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侯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太阳线缆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B01D5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8 | 代理人: | 易朝晖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机 废气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是指一种漆包机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漆包线加工生产过程中使用有机溶剂,如甲苯、二甲苯、甲酚、酯类、酮类等,经过涂漆高温烘烤过程,产生大量有机物废气,排出的废气含大量有毒分子,并伴有强烈的刺鼻气味。虽然漆包机自身有两次的催化燃烧系统,能有效降低有机气体的含量,但由于需要首先考虑漆包线产品性能,其生产工艺中的燃烧的温度和燃烧时间都有限,废气中的有机溶剂不能完全燃烧,仍然会释放出部分有毒气体,因而形成特有的气味,影响环境质量。为此,很多工厂采用水洗、喷雾、再次燃烧等废气处理装置对废气进行处理,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废气污染程度。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废气处理装置还是不能使废气完全燃烧,导致处理效果不够理想。中国专利201610236521.6公开了一种废气处理装置,该装置中废气一次性的通过加热装置和催化剂进行处理,与现在各厂家安装的“再次燃烧装置”相同,处理得还不够充分,同时这种处理效果有限,难以彻底将废气的中有害物质去除,该设备也不能对最终排放的气体进行探测以检验处理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出了一种多次循环、处理彻底的漆包机废气处理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漆包机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废气进口和废气出口,所述壳体内、在废气进口和废气出口之间依次设置有加热装置、催化媒、废气吸附净化装置、废气热能回收装置,所述壳体外侧还连接一循环通道,所述循环通道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设置在废气吸附净化装置后方的壳体侧壁,出气口设置在加热装前方的壳体侧壁,所述循环通道内设置有循环风机。
作为本发明漆包机废气处理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废气进口和废气出口分别设置在壳体相对的两侧壁。
作为本发明漆包机废气处理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催化媒包括VOC有机废气催化剂和贵金属催化剂。
作为本发明漆包机废气处理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废气吸附净化装置为硅澡纯颗粒。
作为本发明漆包机废气处理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硅澡纯颗粒通过带孔隔板或透气网栏设置在壳体内。
作为本发明漆包机废气处理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用于探测废气温度的热电偶。
作为本发明漆包机废气处理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壳体的废气出口一侧设置有VOC自动检测装置。
作为本发明漆包机废气处理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废气热能回收装置包括若干排并列设置在壳体内的热交换管以及安装于热交换管两端外侧的罩体,所述热交管的两端与壳体的相对两侧壁固定,所述罩体与壳体之间留有间隔并形成补风腔室,所述补风腔室与热交换管两端头连通,所述补风腔室连通一设置在补风腔室外侧的助燃氧气补充风机,所述补风腔室还连通循环通道。
作为本发明漆包机废气处理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罩体与壳体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使气体充分流经热交换管的导流隔板。
作为本发明漆包机废气处理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助燃氧气补充风机的出风口处设有自动风量调节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结构简单,原理巧妙,通过在壳体外侧设置一循环通道,使废气可以多次回流进行反复处理,燃烧得更加充分,同时废气中的有害物质经过废气吸附净化装置,即硅澡纯颗粒进行高温吸附和净化,由于硅澡纯颗粒具有超大的比表面积和极高的孔隙率,效果非常明显,有害物质大大减少,同时本装置中设置有若干用于探测废气温度的热电偶,对废气的处理过程进行监控,并通过人工或智能调节自动风量调节阀来补充助燃氧气,使废气燃烧更加充分,最后在废气出口处设置VOC自动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最终排出的气体参数,并根据探测结果,进行相应的调节,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废气处理效果,整体设备更加智能和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太阳线缆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太阳线缆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40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高温超高压参数下的热电联产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电加热式CNG加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