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气田试油过程中试油酸气处理系统及废气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0028.1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36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松;张冕;王祖文;胡三清;刘罡;尚娟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79 | 分类号: | B01D53/79;B01D5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苗燕 |
地址: | 434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田 试油 过程 处理 系统 废气 | ||
1.一种油气田试油过程中试油酸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容器、耐酸反应釜、控制系统和硫化氢吸收转化池,所述储液容器与所述耐酸反应釜通过进液管连通,所述进液管设置有用于加压的柱塞泵,所述耐酸反应釜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进气口,所述耐酸反应釜内靠近所述第一进气口处设置有折风格栅,所述折风格栅与所述第一进气口之间设置有喷淋器,所述喷淋器与所述进液管连通,所述耐酸反应釜远离所述第一进气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出气口,所述耐酸反应釜的侧壁还设置有出液口,所述第一出气口高于所述出液口,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柱塞泵电路连接,
所述第一进气口通过气体运送管与所述硫化氢吸收转化池连通,所述硫化氢吸收转化池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气体运送管与所述第二出气口连通,所述顶盖还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穿过所述第二进气口伸入硫化氢吸收转化池内,所述硫化氢吸收转化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口,硫化氢吸收转化池内设置有过滤支撑网,所述过滤支撑网设置有多个滤孔,所述过滤支撑网的上侧设置有过滤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田试油过程中试油酸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容器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通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田试油过程中试油酸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位于所述柱塞泵与所述耐酸反应釜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进液压力传感器和用于调节进液管水压的进液缓冲器,所述进液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系统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田试油过程中试油酸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处设置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与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出液管的管路上设置有出液阀、出液压力传感器、用于调节出液管水压的出液缓冲器,所述出液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通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气田试油过程中试油酸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的管路上设置有pH监测器,所述pH监测器与所述控制系统通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气田试油过程中试油酸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包括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出液管包括第一出液管和第二出液管,所述第一出液管与所述第一出液口连通,第二出液口与第二出液管连通,所述第一出液口设置于所述耐酸反应釜靠近所述第一进气口的一端,所述第二出液口设置于所述耐酸反应釜靠近所述第一出气口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田试油过程中试油酸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容器的底部设置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上设置有排液阀。
8.一种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油气田试油过程中试油酸气处理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002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