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含量可调的金属氮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35543.0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98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丁士进;王永平;左安安;张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6/34 | 分类号: | C23C16/34;C23C16/455 |
代理公司: | 31249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周乃鑫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含量 可调 氮化物 薄膜 制备 方法 反应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含量可调的金属氮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反应器,该方法包含若干次第一半反应过程及若干次第二半反应过程,通过控制第一半反应过程的循环次数与第二半反应过程循环次数的比例,制备金属含量可调的金属氮化物薄膜;该第一半反应过程是指利用光辐照使吸附在衬底表面的金属有机前驱体发生离解,而在衬底表面留下金属原子层;该二半反应过程是指利用NH3等离子体与衬底表面的金属原子层反应,形成金属氮化物薄膜。本发明的方法可调控薄膜中金属与氮元素之间的比值,实现薄膜电阻率的调制;且制备的金属氮化物薄膜具有理想的台阶覆盖率和精确的薄膜厚度控制能力,尤其适合高深宽比的沟槽的填充,能够满足先进CMOS集成电路工艺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集成电路制造领域,涉及一种金属含量可调的金属氮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针对铜互连技术中扩散阻挡层以及场效应晶体管中金属栅的制备,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光辅助的原子层淀积技术,可以实现金属含量可调的金属氮化物的制备生长,如氮化钽(TaxNy)、氮化钛(TixNy)、氮化铪(HfxNy)、氮化钨(WxNy)等薄膜。
背景技术
在现代CMOS集成电路中,铜(Cu)互连技术是最关键的技术之一。然而,由于金属Cu在硅基材料和其它介质材料中具有很强的扩散能力,如果不采用有效的隔离措施,容易导致集成电路失效。据报道,金属氮化物(如氮化钽、氮化钛、氮化钨等)不仅具有良好的抗铜扩散性能,还具有较好的导电性,以及与SiOC等低介电常数互连材料之间很好的黏附性,现已成为Cu互连工艺中首选的扩散阻挡层材料。此外,这些金属氮化物也被用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材料,作为高介电常数介质和金属栅集成的优选方案,以及用于射频集成电路中金属-绝缘体-金属电容中的电极材料。
传统的制备金属氮化物薄膜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气相沉积(PVD)和化学气相沉积(CVD)两大类。然而,随着集成电路特征尺寸不断减小,集成密度不断提高,元器件之间的间距不断减小,三维器件结构已成为主流,后道互连通孔的深宽比不断增大。所有这些变化使得传统的PVD和CVD薄膜制备技术无法满足集成电路发展的需求,即满足超薄金属氮化物薄膜的生长、高深宽比沟槽的填充、高共形覆盖的形成,以及良好的大面积均匀性。譬如,CVD方法只有在沟槽深宽比不超过10:1的情况下可实现100%的台阶覆盖率,而PVD在同等条件下只能达到50%的台阶覆盖率[3]。此外,CVD方法也很难保证超薄金属氮化物薄膜的生长以及大面积的均匀性。虽然,采用通常的原子层淀积(ALD)技术可以实现上述要求。譬如,以金属有机前驱体和NH3等离子体反应,可以实现ALD金属氮化物薄膜。然而,根据ALD的生长机理可知,金属原子和氮原子是交替生长的,即所形成的薄膜中金属原子与氮原子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无法实现金属原子和氮原子之间相对浓度的调制,尤其是无法增加金属原子的相对百分含量,因此制约了电阻率更低的金属氮化物薄膜的获得。
因此,亟需研发一种金属原子含量可调控的金属氮化物薄膜的制备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原子含量可调控的金属氮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采用光脉冲辅助的原子层淀积反应,依靠光辐照致金属有机前驱体中配体的离解来实现金属原子层的叠加生长,利用通常的原子层淀积反应来实现氮原子层的生长以及与金属原子的键合。通过控制光脉冲辅助生长的周期数,来制备金属组份可调的金属氮化物薄膜,从而可以实现薄膜的电阻率可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55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