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即溶茶胶囊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06259.0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82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何宗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宗儒 |
主分类号: | A23F3/16 | 分类号: | A23F3/1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禹小明 |
地址: | 516003 广东省惠州市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即溶茶 胶囊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即溶茶胶囊,包括茶浓缩物和胶囊壳,所述茶浓缩物和胶囊壳的质量比为70:30,所述的胶囊壳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的组分组成:糯米淀粉70~80%,有机酸5~10%,碳酸氢钠10~20%。茶浓缩物经过80~100目筛的过筛处理。在本发明中,茶浓缩物中保留了茶原叶的大部分水溶性成分,当将这种即溶茶胶囊放入冲泡容器中,胶囊壳和水接触后,胶囊壳中的碳酸氢钠和有机酸能迅速发生泡腾反应,产生的气泡附着在茶浓缩物的粉末上,促进茶浓缩物能快速分散开来,溶解形成澄清均匀的茶饮品,茶香浓郁,而且携带方便,冲泡容易,在常温水下即可实现冲泡,崩解溶出速度快,获得口感良好的茶饮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提取浓缩物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即溶茶胶囊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是茶的故乡。作为生活中最普遍的饮品,茶具有健身治疾的功效,这和茶叶中的成分有关。研究表明,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茶色素、茶多糖、茶氨酸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消除氧自由基)、抗炎、抗菌、增强免疫力、降血脂、双向调节血压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微循环和降低心血管病发病几率的多项功效。
中国人饮茶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冲泡茶叶获得茶饮品,在这种情况下冲泡的过程较费时间,消费者不能快速的实现茶饮品的饮用。对此,市面上提供了一些能实现快速冲泡的功能膏状的茶浓缩物或者茶提取物。但是,这些茶浓缩物或茶提取物,由于提取浓缩过程中,采用了沸腾的茶叶提取方法,使得制备过程中茶叶的成分发生了改变,尤其是茶叶中的香气基本损失殆尽,无法充分保留茶叶的香气,保持茶饮品的口感和功效。
为此,有必要研究开发一种能快速冲泡而且能保留茶叶香气保持茶饮品口感的茶饮品制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即溶茶胶囊,这种茶胶囊在冲泡时,胶囊壳和茶浓缩物会发生迅速的崩解作用,实现即溶的效果,进而能够快速获得茶饮品,而且口感和茶原叶冲泡的口感相当。本发明还提供了这种即溶茶胶囊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容易实现,有效保持茶叶中的活性成分。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实现的:
一种即溶茶胶囊,包括茶浓缩物和胶囊壳,所述茶浓缩物和胶囊壳的质量比为70:30,所述的胶囊壳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的组分组成:糯米淀粉 70~80%,有机酸5~10%,碳酸氢钠 10~20%。茶浓缩物经过80~100目筛的过筛处理
在本发明中,茶浓缩物中保留了茶原叶的大部分水溶性成分,包括儿茶素,茶氨基酸类,茶芳香组合物,咖啡因,茶多糖和皂角苷,当将这种即溶茶胶囊放入冲泡容器中,茶胶囊壳和水接触后,胶囊壳中的碳酸氢钠和有机酸能迅速发生泡腾反应,产生的气泡附着在茶浓缩物的粉末上,促进茶浓缩物能快速分散开来,溶解形成澄清均匀的茶饮品,茶香浓郁。
作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的茶浓缩物包括绿茶、乌龙茶、普洱茶、红茶、黑茶、普洱茶提取浓缩物的至少一种。作为茶浓缩物原料的茶叶只要是从茶树(学名:Camellia sinensis (L.) O. Ktze.)上采摘下来的茶叶,不论其品种、产地、采摘时间、采摘方法都可以使用,作为原料,可以使用绿茶、乌龙茶、普洱茶、红茶、黑茶、普洱茶等其他品种的茶作为原料提取得到茶浓缩物,这些茶浓缩物可以作为本发明的茶胶囊填充物的主要组分外,也可以作为茶食品及用品的主要组分原料。
作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的有机酸为柠檬酸、酒石酸的至少一种。在温水冲泡的过程中,糯米淀粉中分散的碳酸氢钠和柠檬酸或者酒石酸接触时,能快速发生崩解反应,将茶浓缩物分散溶解形成茶香浓郁的茶饮品。
作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的茶浓缩物为粉末状。这种粉末状的茶浓缩物通过80~100目的网筛,能进一步保证溶解时的分散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即溶茶胶囊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宗儒,未经何宗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62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梨种子在饮料中的应用及油梨种子去火茶
- 下一篇:一种低温窨制花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