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机废气强氧化吸收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20721.3 | 申请日: | 2016-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8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罗捷;夏克非;夏鼎;童飞;戴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太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4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梁展湖;伍伦辰 |
地址: | 4000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废气 氧化 吸收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机废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有机废气强氧化吸收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在生产过程中散发的各种污染物排入到洁净的大气中,而形成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是我国目前最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工业废气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大量工业废气排入大气,必然导致大气环境质量下降,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工业废气中最难处理的就是有机废气,有机废气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后,能给人的呼吸、血液、肝脏等系统和器官造成暂时性和永久性病变,尤其是苯并芘类多环芳烃能使人体直接致癌,已经引起人类的高度重视。工业生产中会产生各种有机物废气,主要包括各种烃类、醇类、醛类、酸类、酮类和胺类等,这些有机废气会造成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而且还会造成浪费,所以有机废气的处理与净化势在必行。
当前有机废气处理的方法很多,例如传统的活性炭(活性碳纤维)吸附净化有机废气,其机理为气固两相传质物理交换过程,不可避免的存在吸附周期短、吸附饱和度低、处理有机废气不彻底、再生、更换频繁、设备装置庞大、而导致运行费用高等问题。目前,催化燃烧、冷凝法、生物膜法、催化氧化、高压脉冲或低温等离子法等,在彻底处理有机废气不管从处理净化效果,特别是运行费用上都令人难以接受。在高难度有机废气及内含的难降解的有机物废气不仅是一种有毒害的难去除的废气,直接采用传统的活性炭(活性碳纤维)吸附净化法处理是难以达到排放标准。
强氧化方法:即先进氧化方法(技术流程,简称AOT或AOP)是指产生OH·过程,以及产生的OH·诱发一系列的OH·链反应,攻击各种污染物及微生物,直至降解为CO2、H2O及无机盐,实现零环境污染,零污染物排放。先进氧化方法是在不断提高OH·的产生效率和应用效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对于有毒、有害、不须回收的有机废气,强氧化法是一种较彻底的有机废气处理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有机废气里的有机物与O2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O2和H2O,化学方程式如下
aCHO+bQ——cCO2+dH2O
这种氧化反应很像化学上的燃烧过程,只不过由于VOC的浓度太低,所以反应中不会产生可见的火焰。
强氧化吸收净化技术适用于高难度有机废气,特别是含有难降解的有机物废气等,污染物浓度高,变化大的工业废气,对于电子、化工、石油化工、涂料、印刷、涂装、家具、皮革等行业产生的有机废气的治理,已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果。
目前,国内外的氧化净化有机废气设备均是直接氧化方式,包括罐体及置于罐体内的直接氧化形式,其特点是结构简单,氧化方式简洁,但存在不少实用性问题:一是效率不高、氧化剂耗量大;二是氧化剂与废气接触时间短,反应时间不够,难以到达高效的处理结果;三是氧化剂与有机废气相互传质作用,由于受条件限制,不能充分达到好的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净化效率高,氧化剂消耗量较小;净化效果好的有机废气强氧化吸收净化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有机废气强氧化吸收净化装置,包括设有出气口的吸收净化箱,进气系统以及喷淋系统;所述吸收净化箱内设有填料吸收层;所述进气系统包括与所述吸收净化箱相连的进气管;所述喷淋系统包括喷淋泵以及用于喷淋强氧化吸收剂的吸收剂分布装置,所述吸收剂分布装置设置在所述吸收净化箱内,且位于所述填料吸收层的上方;所述喷淋泵的输出端与所述吸收剂分布装置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吸收层内填充有载体填料颗粒,所述载体填料颗粒由金属氧化物制成。
工作时,有机废气进气系统的进气管进入吸收净化箱内,同时,喷淋系统的吸收剂分布装置喷洒强氧化吸收剂,使填料吸收层内的载体填料颗粒充分浸润强氧化吸收剂,有机废气进入填料吸收层内与载体填料颗粒以及强氧化吸收剂充分接触,使气液两相充分接触吸收,并对有机废气中难降解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吸收。另外,使用金属氧化物制作载体填料颗粒,有利于促进氧化吸收的速度,提高有机废气的吸收净化效率以及净化效果更好;同时,提高了氧化剂的使用效率,使得净化同等数量的有机废气所消耗的氧化剂数量更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太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太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207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