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引钙入骨且防止骨钙流失的补钙复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53145.8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01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柳玲;郁桦;李玲;王荣昌;葛文金;饶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美健大自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16 | 分类号: | A23L33/16;A23L33/165;A23L13/20;A23L13/40;A23L33/175;A23L33/18;A23L33/125;A23L25/00;A23L5/10;A23L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引钙 入骨 防止 流失 补钙复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引钙入骨且防止骨钙流失的补钙复剂,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各组份组成:马鹿骨粉30‑50份,氨基葡萄糖盐20‑50份,甜瓜子粉10‑25份,余量加辅料至100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补钙复剂的制备方法。本补钙复剂兼具补钙、引钙入骨、促进骨钙吸收、抑制骨分解、防止骨钙流失的功能。甜瓜子粉原料经过脱脂和高压脉冲联合Prote AX酶法加工,补钙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补钙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钙是自然界分布最广泛的元素之一。按元素在人体的构成比,钙的排位仅次于氧、碳、氢和氮,列第五位,是人体含量最多的矿物元素。当人体缺钙时,刺激甲状旁腺激素分泌亢进,在机体表现为骨钙吸收入血,结果为骨钙减少,骨质疏松、骨质丢失,软组织和动脉血管钙含量增高,细胞膜内钙离子浓度下降,最终导致多种疾病现象。生长期儿童需要较多的钙,长期缺钙则导致骨骼钙化不良,生长迟缓,新骨结构异常,严重者出现骨骼变形和佝偻病。成人钙缺乏可导致骨质疏松,引起骨骼的承重能力降低,在正常外力作用下即可骨折。
我国多次营养调查结果均显示,居民膳食钙缺乏最为显著。近年来,市面上补钙产品很多,大多数只重视产品中钙的含量,而不注重人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补进的钙进入血液形成血钙,血钙到达峰值后容易被机体直接排泄,而补进的钙质入骨率不高,且容易流失。
申请号为201510964110.4,申请日为2015年12月14日,名称为《一种锁钙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由氨基酸螯合钙、维生素C、硫酸软骨素、氨基葡萄糖、维生素D、维生素K组成的保健食品。将补钙和锁钙合二为一。专利配方在补钙的基础上,加强了锁钙效果。所用钙源为氨基酸螯合钙,但是并未提及引钙入骨、促进骨钙吸收、抑制骨分解、防止骨钙流失。
申请号为200810058687.9,申请日2008年7月14日,名称为《一种增加钙吸收的制剂》的发明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主要是由醋酸钙、盐酸氨基葡萄糖、酪蛋白磷酸肽、淫羊藿提取物、骨碎补提取物为主要原料制备而得的制剂,能促进胃肠道对钙的吸收、改善骨代谢和骨营养,实现增加骨密度的作用。但未提及引钙入骨、抑制骨分解、防止骨钙流失。
专利号为ZL03141607.1,申请日为2003年7月10日,名称为《一种补钙和关节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中,补钙和关节保健食品由氨基葡萄糖盐酸盐、钙剂和维生素D所组成。解决了现有的保健食品中钙的吸收利用率低、产品功效单一等问题。钙剂可以是葡萄糖酸钙、乳酸钙、磷酸钙或者碳酸钙中的一种。所用的钙源为常用钙剂,经肠吸收率都不高,存在不良反应或含钙量低等问题。而且这些钙剂均没有引钙入骨的定位效果以及抑制骨分解、防止骨钙流失的功能。
专利号为ZL98100813.5,申请日为1998年2月16日,名称为《络合钙及其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以动物鲜骨为原料,通过酶的作用使骨料中的钙元素以络合物的形式存在,从而能被人体充分吸收和有效利用。该专利仅仅公开了骨来源的氨基酸螯合钙的制备方法,未在产品中加入引钙入骨、促进骨钙吸收、抑制骨分解、防止骨钙流失的物质。
专利号为ZL200910000792.1,申请日为2009年1月9日,名称为《一种鹿瓜多肽药物组合物口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主要成分是鹿骨提取液和甜瓜子提取液,在制备提取液的过程中,调节pH,超滤膜超滤去除提取液中的杂质蛋白,提高产品稳定性,其功效为抗炎,并未在补钙方面有功效。
目前市场中的补钙产品,作用分为三类:一类为单纯补钙;一类是兼具补钙和促进钙吸收功能的复配补钙产品;一类是集补钙、促进钙吸收和锁钙于一身的复配补钙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美健大自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美健大自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531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