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晶硅平收尾方法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7875.0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74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刘聪贤;刘辉;王彦玉;朱眉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姆丹克太阳能(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29/06 | 分类号: | C30B29/06;C30B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晶硅 提拉 坩埚 收尾 固液界面 制备 生长 自动温度控制系统 合格品 自动控制系统 晶体转速 平面生长 熔硅液面 速度降低 制备周期 坩埚转速 一次性 凹面 熔硅 凸面 合格率 脱离 | ||
本发明涉及单晶硅平收尾方法及制备方法,平收尾方法包括:关闭自动温度控制系统,停止坩埚上升;手动升温10~20℃,晶体提拉速度降低至0.1~0.4mm/min,保持晶体继续生长20~30min,晶体与固液界面接触的一端由凹面生长为平面;关闭晶体提拉速度的自动控制系统,手动降低提拉速度至小于0.1mm/min,保持晶体继续生长20~30min,晶体与固液界面接触的一端由平面生长为凸面;将坩埚一次性下降20~50mm,使晶体脱离坩埚内熔硅液面,降低晶体转速和坩埚转速;晶体降温,继续提拉晶体获得产品。本发明可减少熔硅的耗用量,缩短单晶硅的制备周期,提高单晶硅合格品的长度和重量以及成品的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晶硅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晶硅平收尾方法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硅材料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元素半导体材料,在半导体工业中广泛应用,是电子工业的基础材料。其中单晶硅材料是目前世界上热工制备的晶格最完整、体积最大、纯度最高的晶体材料。
当前制备单晶硅主要有两种技术,根据晶体生长方式不同,可以分为直拉单晶硅和区熔单晶硅。直拉单晶硅是利用切氏法(又称直拉法)制备,称为CZ单晶硅;区熔单晶硅是利用悬浮区域熔炼的方法制备的。这两种单晶硅具有不用的特性和不同的器件应用领域,其中,直拉单晶硅主要应用于微电子集成电路和太阳能电池方面,是单晶硅的主体。对于太阳能电池用直拉单晶硅,位错是主要的晶体缺陷。由于位错可能吸引其他杂质原子在位错位置沉淀,而且还可能直接影响p-n结的性能,这些都会导致晶体硅和器件性能的下降,降低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位错是一种线缺陷,它是晶体在外力作用下,部分晶体在一定的晶面上沿一定的晶体方向产生滑移,其晶体移动部位和非移动部位的边界就是位错。
直拉法是运用熔体的冷凝结晶驱动原理,在固液界面处,由于熔体温度下降,将产生由液态转换成固态的相变化。直拉法生长单晶硅的制备步骤一般包括:多晶硅的装料和熔化、种晶、缩颈、放肩、等颈和收尾。单晶硅生长完成时,如果晶体硅突然脱离硅熔体液面,其中断处将会受到很大的热应力,超过硅中位错产生的临界应力时,导致大量位错在界面处产生,同时位错向上部单晶部分反向延伸,延伸的距离一般能达到一个直径的长度,这将大大降低单晶硅产品的合格率,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直拉单晶如何减少尾部位错返延伸,是提高单晶成品率的关键之一。
为了减少单晶硅收尾过程中位错的反延,目前采取的措施为在单晶硅等径生长工序结束后,进行完整收尾工序收尾。采用该方式收尾,需要逐渐缩小晶体硅的直径,直至很小的一点,然后脱离液面,完成该收尾工序需要耗用时间约6.5小时,在收尾过程中需要耗用大量的电力、氩气、纯水和人力等资源,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此外,该完整收尾工序需要占用熔硅料约6kg,该部分硅料形成的单晶棒尾部,由于其外观形状不能成为合格产品,需将其切除并循环利用,降低了单炉的合格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单晶硅平收尾方法及制备方法,该方法可以排除因收尾后位错的产生而造成等径合格品的反切,减少收尾工序中熔硅的耗用量,缩短收尾周期,提高单晶合格品长度和重量,提高合格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晶硅平收尾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01:关闭自动温度控制系统,将坩埚的运动上升速度降为零;
步骤S02:手动升温10~20℃,晶体的提拉速度降低至0.1~0.4mm/min,保持晶体继续生长20~30min,此时晶体与固液界面接触的一端由凹面生长为平面;
步骤S03:关闭晶体提拉速度的自动控制系统,手动调节晶体的提拉速度,使得晶体的提拉速度小于0.1mm/min,保持晶体继续生长20~30min,此时晶体与固液界面接触的一端由平面生长为凸面;
步骤S04:将坩埚一次性下降20~50mm,使得晶体脱离坩埚内熔硅液面,然后降低晶体转速和坩埚转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姆丹克太阳能(江苏)有限公司,未经卡姆丹克太阳能(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78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