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后用于茶叶炒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92134.3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0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劲学;王良刚;蔡毅;李景平;李景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开阳南贡河富硒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用于 茶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进后用于茶叶炒干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机械为加工茶叶所用的机械设备,包括采茶机、包揉机、松包机、筛沫机、摇青机、除铁机、抖筛机、拣梗机、圆筛机、滚切机、磨光机、解块机、理条机、曲毫机、分级机、炒茶机、烘培机、提香机、筛选机、杀青机、热风炉、炒干机、揉捻机、分装机、内膜机、茶叶挑梗机及真空包装机等等。炒干机是茶叶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机械之一。
传统的茶叶炒干装置中,炒干过程慢,效率低,炒干效果差,不能有效的节约能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后用于茶叶炒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炒干过程慢,效率低,炒干效果差,不能有效的节约能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后用于茶叶炒干装置,包括装置主体、烘干桶、控制面板、出料斗、出料滤网、进料斗、固定座、顶板、搅拌电机、吸风机、送风管道、电加热器、小型除湿风扇、热风管道、回风管道和搅拌轴,所述烘干桶固定安装在装置主体的顶部,所述控制面板镶嵌在装置主体的外壁上,且控制面板与搅拌电机、吸风机、电加热器、小型除湿风扇均电性连接,所述出料斗固定安装在烘干桶的外侧底部,且出料斗的内侧设有出料滤网,所述进料斗固定安装在烘干桶外侧顶部,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在装置主体的内腔顶部,且固定座的顶部连接有顶板,所述搅拌电机安装在顶部的上侧,且搅拌电机与两组搅拌轴之间均通过齿轮相连接,所述吸风机设在装置主体的一侧,且吸风机与电加热器之间通过送风管道相连接,所述电加热器镶嵌在顶板上侧,且电加热器的两侧分别连接有送风管道与热风管道,所述搅拌轴内部为中空结构且在搅拌轴四周设备散热孔,该热风管道与搅拌轴连通,所述两组小型除湿风扇均固定安装在烘干桶的底部,所述回风管道的一端连接在送风管道上,且回风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在热风管道上。
优选的,所述出料斗为向下倾斜状结构,且进料斗为向上倾斜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搅拌轴为螺旋状结构,且出料滤网为可推拉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烘干桶内部的热风管道与回风管道均为螺旋状结构,且热风管道与回风管道均紧贴在烘干桶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烘干桶的底部设有通多组风孔,且多组通风孔的直径均小于烘干后茶叶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烘干桶的底部为倾斜状结构,且烘干桶的前端低于烘干桶的后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改进后用于茶叶炒干装置设有螺旋状的热风管,可使烘干桶内部的茶叶均匀受热,设有两组螺旋状的搅拌轴,对茶叶进行烘干搅拌,防止茶叶受热不均,安装有小型除湿风扇,增加烘干桶内部的空气流通率,可使茶叶加速烘干,回风管道连接在送风管道上,可对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烘干筒内部热风管道布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开阳南贡河富硒茶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省开阳南贡河富硒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21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茶叶翻炒筛选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简单茶叶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