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通工程措施对驾驶员纵向距离感知能力影响的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1978.6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86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谢晓莉;王谷;孔艳冬;闫吉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18 | 分类号: | A61B5/18;G06Q50/3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6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通 工程 措施 驾驶员 纵向 距离 感知 能力 影响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提的一种交通工程措施对驾驶员纵向距离感知能力影响的测试方法,首先根据所需的测试路段选定与其道路线形相近的路段作为标准路段,同时在测试路段上安装某一交通工程措施,并且在测试路段和标准路段上安装两个标识物,通过估算两个标识物之间的距离来计算该交通工程措施对驾驶员路段纵向距离感知能力的影响值,其中,影响值越大,说明该交通工程措施对驾驶员纵向距离感知能力起到正面影响,即驾驶员感知能力得到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驾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交通工程措施对驾驶员纵向距离感知能力影响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驾驶员是否具有良好的纵向距离感知能力将影响其行车安全性。纵向距离感知不良是引发车辆追尾等事故的主要原因。为提高驾驶员的纵向距离感知能力以保障驾驶员行车安全,道路交通设计、管理人员常提出并应用一些交通工程措施,例如在路面上安装不同类型的道路标线、隧道内采用不同的装饰景观等。由于在实际中设置有这些交通工程措施的路段的道路条件常常不同,例如车辆的运行速度不同、路段照度不同,往往很难确定交通工程措施本身对驾驶员纵向距离感知能力的影响,进而难以比较不同交通工程措施的影响效果以确定最优的交通工程措施。因此,为了能够确定不同交通工程措施在提高驾驶员纵向距离感知能力方面实施效果的差异,首先需要排除道路条件等无关因素的影响而只研究交通工程措施本身对驾驶员纵向距离感知能力的影响。
某一交通工程措施对驾驶员纵向距离感知能力的影响可以通过专家评价、驾驶员问卷等方法进行测量。不过这些方法偏主观,测量结果不但受专家或驾驶员精确描述其感受的能力的影响,也较难反映出不同交通工程措施影响效果的差别。采用客观的测量方法可以避免上述主观测量方法的不足。目前通常采用的客观测量方法是利用标识物进行测量。
驾驶员的纵向距离感知能力主要表现在:驾驶员对所驾车辆与前方某一物体(前方车辆或障碍物)之间沿道路行进方向上距离的估计能力。因而在利用标识物对驾驶员的纵向距离感知能力进行测量时常采用如下操作方法:在测试路段一侧按一定纵向间距设置两个标识物,令驾驶员以一定速度驾驶汽车,当通过第一个标识物时估计自己距第二个标识物的纵向距离。
这种操作方法简单地将驾驶员对自己与标识物之间距离的估计值当作其纵向距离感知能力,这样做是不妥的。原因之一,这一估计值的大小直接受标识物之间布设距离的影响,数值本身不能代表驾驶员的距离感知能力。原因之二,驾驶员对距离的估计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车辆的运行速度、路段照度、标识物的颜色、标识物的尺寸、标识物的高度、标识物的可视性等等,如果想要得到驾驶员的距离感知能力受某一交通工程措施的影响,则必须要将其他影响因素对驾驶员距离感知能力的影响过滤掉。目前的已有研究聚焦在驾驶员纵向距离估计能力的影响因素上,并未对测量方法本身进行深入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通工程措施对驾驶员纵向距离感知能力影响的测试方法,解决目前并未对驾驶员纵向距离感知能力的测量方法进行深入研究而导致的测量结果不准确等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通工程措施对驾驶员纵向距离感知能力影响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定两段道路线形相同的路段,分别作为测试路段和标准路段,同时在测试路段上安装交通工程措施;
S2、预定测试车辆的路段运行速度和测试车辆的类型;
S3、根据上述预定的路段运行速度和车辆类型,在测试路段和标准路段上均布设两个标识物;
S4、若干个测试人员以设定的路段运行速度分别在上述选定的测试路段和标准路段上行驶,同时,当测试人员通过第一个标识物时,其开始估算第一标识物距第二标识物之间的纵向距离值D估计测和D估计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19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