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壳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0975.0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50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赵长涛;王继厚;刘晨岑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78;B29C45/17;H04M1/02;B29K75/00;B29K69/00;B29K8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蒲琳;严政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壳 及其 制备 方法 电子产品 | ||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外壳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产品,所述外壳包括玻璃盖板、塑胶框体和金属基材边框,所述玻璃盖板、塑胶框体和金属基材边框依次无台阶相结合。所述方法包括:(1)在玻璃盖板的边缘上涂布活化剂,烘干;(2)通过注塑的方式将步骤(1)得到的玻璃盖板与金属基材边框相结合。本发明的外壳中玻璃盖板与金属基材边框之间无缝、无台阶相结合,玻璃与金属基材间的结合力高、碎屏风险低、防水能力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外壳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玻璃前屏和金属基材边框的结合方式基本都是用胶水直接贴合组装,比如,手机屏多是在玻璃与金属基材边框之间放一个塑胶垫圈(软的),通过在玻璃与金属基材边框上涂布胶水,进行组装。因此,玻璃与金属基材边框的结合方式决定了金属基材与玻璃的结合力大小。由该方法制备得到的外壳存在以下几大缺点:(1)玻璃与金属基材间的结合力较小,结合不紧密,有缝隙、不防水、易脱落;(2)基本全部的贴合都没有做到无台阶结合,导致玻璃突出,不但增加了外壳的厚度,同时也增加了碎屏风险;(3)制备工序较多,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也提高了不良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外壳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产品,该外壳中玻璃盖板与金属基材边框之间无缝、无台阶相结合,玻璃与金属基材间的结合力高、碎屏风险低、防水能力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玻璃盖板、塑胶框体和金属基材边框,所述玻璃盖板、塑胶框体和金属基材边框依次无台阶相结合。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壳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在玻璃盖板的边缘上涂布活化剂,烘干;
(2)通过注塑的方式将步骤(1)得到的玻璃盖板与金属基材边框相结合。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外壳。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产品,所述电子产品包括本发明所述的外壳。
本发明的外壳中,玻璃盖板与金属基材间的结合力可高达700N以上(速度10mm/min),且玻璃盖板与金属基材边框之间通过塑胶框体无缝、无台阶相结合(通过注塑的方式,特别是常温注塑,利用塑胶为中间体结合金属基材与玻璃盖板,大大提高了两者间的结合力,且玻璃盖板、塑胶框体和金属基材边框处于同一平面内,三者处于同一高度且依次无台阶相结合),结合力好、碎屏风险低、防水能力强、轻薄、美观、可以作为实用性强的盖板装配外壳,且其制备方法减少了贴屏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良率。
本发明的方法中,通过在玻璃盖板的边缘上涂布活化剂,使得活化剂的活化组分与注塑用的塑胶发生交联反应,能够显著增加塑胶框体与玻璃盖板、塑胶框体与金属基材边框之间的结合力,降低碎屏风险。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玻璃盖板、塑胶框体和金属基材边框,所述玻璃盖板、塑胶框体和金属基材边框依次无台阶相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09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仪表注塑成型加工装置
- 下一篇:薄膜插入件成形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