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热降火茶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89059.5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0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甘晓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11308 | 代理人: | 曹广生 |
地址: | 53000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热 降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饮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清热降火茶。
背景技术
许多人动不动就容易上火,火气攻心,焦躁不安,口干舌燥、口疮、火疮等症状便出现,病菌个容易滋生,身体其他炎症也会伴随发作,使得机体的免疫力下降。不仅影响人的情绪,而且直接关系到身体的健康。随着社会发展的加速,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经常因紊乱的生活作息和生活习惯引起生活,短时间内的工作压力大,睡眠不足时,也会出现火气大的现象,随着全球变暖,夏季的温度越来越高,许多人不同程度上出现口干舌燥、脾气焦躁、上火中暑等症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生津降火,清热解毒的功效,制作过程简便,不含添加剂,无任何副作用,口感好的清热降火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清热降火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山药5-10份,金银花7-12份,茼蒿根5-10份,苦瓜叶6-11份,薄荷叶10-15份,桑叶15-20份,大青叶8-13份,玉米须6-11份,莲子7-12份,蜂蜜15-20份。
优选地,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山药5份,金银花12份,茼蒿根5份,苦瓜叶11份,薄荷叶10份,桑叶20份,大青叶8份,玉米须11份,莲子7份,蜂蜜20份。
优选地,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山药10份,金银花7份,茼蒿根10份,苦瓜叶6份,薄荷叶15份,桑叶15份,大青叶3份,玉米须6份,莲子12份,蜂蜜15份。
优选地,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山药7份,金银花9份,茼蒿根8份,苦瓜叶8份,薄荷叶12份,桑叶17份,大青叶11份,玉米须9份,莲子10份,蜂蜜18份。
上述清热降火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上述重量份数选取原料(除蜂蜜外)去掉杂质,洗净后晒干或烘干;
(2)将上述原料物(除蜂蜜外)分别放入粉碎机进行粉碎;
(3)将上述粉碎好的原料用搅拌的方式混合均匀、再加入蜂蜜和之,搅拌均匀,得混合物;
(4)将上述混合物烘干,烘干后再加工成颗粒状;
(5)上述加工的颗粒状混在一起装入一个小包装袋密封,即得本发明产品。
用法用量:
早晚饭后冲泡,开水浸泡,每袋茶加水量为100~150ml,每袋茶浸泡5~10分钟。
本发明中,各原料的功效如下:
山药:具有滋养强壮、助消化、敛虚汗、止泻之功效。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通经活络的功效。
茼蒿根:具有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利肠胃之功效。
苦瓜叶: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薄荷叶:具有疏风散热、清头目、利咽喉的功效。
桑叶:具有疏风散热、清肺润燥的功效。
大青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功效。
玉米须:具有有利尿消肿;清肝利胆的功效。
莲子:具有清心醒脾、养心安神明目、健脾补胃、滋补元气的功效
蜂蜜:具有润肠通便,促睡眠,增强机体免疫的功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清热降火茶具有生津降火,清热解毒的功效,制作过程简便,不含添加剂,无任何副作用,口感好,是清热降火的良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清热降火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山药5-10份,金银花7-12份,茼蒿根5-10份,苦瓜叶6-11份,薄荷叶10-15份,桑叶15-20份,大青叶8-13份,玉米须6-11份,莲子7-12份,蜂蜜15-20份。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上述清热降火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山药5份,金银花12份,茼蒿根5份,苦瓜叶11份,薄荷叶10份,桑叶20份,大青叶8份,玉米须11份,莲子7份,蜂蜜20份。
(1)按上述重量份数选取原料(除蜂蜜外)去掉杂质,洗净后晒干或烘干;
(2)将上述原料物(除蜂蜜外)分别放入粉碎机进行粉碎;
(3)将上述粉碎好的原料用搅拌的方式混合均匀、再加入蜂蜜和之,搅拌均匀,得混合物;
(4)将上述混合物烘干,烘干后再加工成颗粒状;
(5)上述加工的颗粒状混在一起装入一个小包装袋密封,即得本发明产品。
用法用量:
早晚饭后冲泡,开水浸泡,每袋茶加水量为100~150ml,每袋茶浸泡5~1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民族大学,未经广西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90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