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CAE的转向系统机构仿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86295.1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8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曲晓庆;乔鑫;梁宇;唐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杨滨 |
地址: | 110044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真模型 机构仿真 转向机构 转向系统 网格 验证 汽车正面碰撞 相对运动关系 转向横拉杆 安全性能 乘员保护 齿轮齿条 动态过程 汽车转向 设计参数 位置输入 转向管柱 传动比 力曲线 对管 管柱 压溃 施加 输出 传递 伤害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CAE的转向系统机构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有限元网格结合DYNA相关关键字搭建出转向管柱机构的力的传递的动态过程,首先得到转向机构的有限元网格,利用DYNA运动副相关的关键字搭建起转向机构相对运动关系的仿真模型,在模型相关运动副位置输入设计参数,齿轮齿条的传动比,压溃力曲线,建立准确的仿真模型,验证模型的正确性,给管柱施加角速度,查看转向横拉杆的位移输出,验证仿真方法的正确性,本发明的优点是减少了汽车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以及满足了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对管柱安全性能的强制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碰撞安全方向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CAE的转向系统机构仿真方法,在车辆碰撞安全领域转向管柱是造成驾驶员头部、颈部、胸部伤害的主要原因。故在车辆安全碰撞领域管柱仿真模型的准确度是至关重要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汽车安全性能的控制在整车开发过程中日益重要,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可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转向管柱是车辆安全性能中的关键部件之一,不仅有法规GB115572011防止汽车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的规定以及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对管柱安全性能的强制要求,还包括车辆安全性能星级评定C-NCAP中正面碰撞以及偏置碰撞中相关管柱对头部、胸部的罚分规定,直接影响C-NCAP中的正面碰撞以及偏置碰撞的得分。
准确模拟出转向管柱机构的相对运动状态是检查在仿真中管柱是否满足相关安全性能的关键。准确的管柱仿真模型在各工况中尤其是正面、偏置碰撞中能真实的反映出碰撞过程中转向系统中力的传递过程。现有有限元的仿真模型中未能考虑在碰撞过程中轮胎发生的偏转对转向系统的影响,尤其在25%小偏置碰撞中轮胎偏转与否以及偏转的多少对管柱的姿态以及驾驶员的得分有很大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CAE的转向系统机构仿真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该一种基于CAE的转向系统机构仿真方法,通过有限元网格结合DYNA相关关键字搭建出转向管柱机构的力的传递的动态过程,首先得到转向机构的有限元网格,利用DYNA运动副相关的关键字搭建起转向机构相对运动关系的仿真模型,在模型相关运动副位置输入设计参数,齿轮齿条的传动比,压溃力曲线,建立准确的仿真模型,验证模型的正确性,给管柱施加角速度,查看转向横拉杆的位移输出,验证仿真方法的正确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减少了汽车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以及满足了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对管柱安全性能的强制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搭建完毕的转向系统机构仿真图片;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内筒 2、第一外筒 3、第二外筒 4、第二内筒 5、第一十字轴万向节 6、第一部件7、第二部件 8、第二十字轴万向节 9、第三部件 10、第四部件 11、转向横拉杆 12、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内容。该一种基于CAE的转向系统机构仿真方法,其技术要点是:通过有限元网格结合DYNA相关关键字搭建出转向管柱机构的力的传递的动态过程,首先得到转向机构的有限元网格,利用DYNA运动副相关的关键字搭建起转向机构相对运动关系的仿真模型,在模型相关运动副位置输入设计参数,齿轮齿条的传动比,压溃力曲线,建立准确的仿真模型,验证模型的正确性,给管柱施加角速度,查看转向横拉杆的位移输出,验证仿真方法的正确性。
工作原理如下:该方法运用DYNA软件中的*CONSTRAINED_JOINT、ELEMENT、MOTION等关键字来实现转向系统的相互连接、运动关系。其步骤为:
1)获取转向系统部件有限元网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62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发动机连杆动力学分析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时域电磁场计算方法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