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酸法制备药用明胶的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82927.7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3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帅放文;王向峰;章家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尔康明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H3/00 | 分类号: | C09H3/00;C09H1/02;C09H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4699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明胶 药用明胶 工艺流程 预处理 水溶性无机盐 预处理阶段 后处理 产品品质 工艺步骤 固体杂质 溶剂去除 优化控制 制备工艺 废水量 酸处理 新工艺 盐溶液 灭菌 成形 初洗 浸酸 皮料 碎屑 提胶 生产成本 骨骼 破碎 浓缩 应用 探索 | ||
1.一种酸法制备药用明胶的工艺,其是将动物的皮或者骨骼包括依次经过破碎、缓冲盐溶液处理、浸酸处理、水洗、提胶、纯化、浓缩、成形、干燥和灭菌的步骤得到明胶成品;其特征在于:盐溶液处理后利用有机溶剂浸泡去除脂肪,最后水洗去除有机溶剂;所述的浸酸处理是指碎皮或者骨粒浸入到药用级的酸溶液中,酸溶液的pH为1.5~2.0,温度为20~25℃;所述的水洗是指对浸酸后的物料用水清洗3~5次,并且控制物料的pH值为4.0~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物的皮破碎成5 mm×5 mm小块,骨骼粉碎成粒径≤2 mm的骨粒;所述缓冲盐溶液处理为将破碎好的动物的皮或者骨骼浸入到Tris缓冲液或者磷酸缓冲液中,料液比为1:5~10(w/v),室温浸泡并伴随机械搅拌30~60min,然后过滤,沥干,将其浸入到正丁醇或者乙醚溶液中,料液比为1:3~5(w/v),室温浸泡并伴随机械搅拌30~60 min,过滤,用水清洗3~5次,沥干备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浸酸处理过程中酸溶液选自盐酸、硫酸、亚硫酸或磷酸;酸化并伴随机械搅拌6~10小时,每间隔30min测试酸度,并再次调节到pH为1.5~2.0,得胶原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胶步骤是固定料液比为1:5(w/v),调节水提液pH=6.0,水提温度为60 ℃,提胶时间3小时,倒出胶液(第一道胶液)并过滤,执行第二道(80 ℃)和第三道(90 ℃)煮胶,再次加水重复操作3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纯化是指提胶后的物料按料液比为1:2(w/v)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室温下浸泡并伴随机械搅拌2小时,加热脱色;所述的浓缩是指将纯化后得到的胶液在35℃浓缩至40%;所述的成形是指将浓缩的胶液送至挤胶机冷冻成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是指将胶冻切成适当大小的薄片或者碎块,干燥至胶冻水分为10%~12%,再经粉碎即为成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过程可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为等速干燥,风速为4米/秒左右,温度在25 ℃,以防变为液体;第二阶段减速干燥,胶冻表面已结膜,水分蒸发慢,风速为1米/秒左右,温度在25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尔康明胶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尔康明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292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碱法制备药用明胶的工艺
- 下一篇:一种离型膜制备方法、离型膜及光学透明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