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褐藻糖胶和多酚制备具有抗菌活性的可食性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0433.5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3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吴祥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J3/24;C08L5/04;C08L71/02;C08K5/053;C08K5/1545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陈加利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褐藻糖胶 多酚 复合膜液 制备 抗菌活性 可食性膜 坯膜 去除 成膜模具 烘干成型 交联固定 绿色环保 低能耗 成坯 烘干 凝固 配置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褐藻糖胶和多酚制备具有抗菌活性的可食性膜的方法,其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1)褐藻糖胶和多酚复合膜液配置;(2)去除褐藻糖胶和多酚复合膜液中的气泡;(3)制备坯膜:将褐藻糖胶和多酚复合膜液倒入到成膜模具中,凝固成坯膜;(4)对坯膜烘干,去除水分;(5)交联固定;(6)烘干成型。本发明的优点是低能耗、操作简单、绿色环保等优点,且提高褐藻糖胶的应用领域和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可食性膜领域,具体是一种用褐藻糖胶和多酚制备具有抗菌活性的可食性膜的方法。
背景技术
食品周围的微生物和食品氧化是食品变质的重要原因,难以降解的包装材料如聚乙烯、聚丙烯对环境和被包装食品都有较大危害,而可食性抗菌膜以天然可食性物质(如蛋白质、多糖、脂类等)为原料,添加可食用的增塑剂、交联剂等,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多孔网络结构的膜,能防止气体、水汽和溶质等的迁移,保持食品质量,延长食品货架期,而且可食性膜具有绿色环保、生物降解、无毒无害、本身有营养价值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将抗菌剂融合进可食性膜,按一定规律缓慢释放,在较长时间内逐渐作用于食品,也能减少使用防腐剂,从而持久的抑制或防止腐败菌群和减少病原体的增长,达到抗菌作用。
褐藻糖胶主要成分是L-岩藻糖-4-硫酸酯的酸性杂多糖,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和氯仿等有机溶剂,可从海带、羊栖菜和裙带菜等主要褐藻中提取,中国是褐藻生产大国,如海带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95%,羊栖莱也有大规模人工养殖,文献报道褐藻糖胶在海带和羊栖菜中提取率7.3%和4.6%;可利用浙江沿海盛产的海带和羊栖菜下脚料来提取褐藻糖胶增加褐藻的附加值,提取褐藻糖胶方法较为成熟。
羊栖菜属褐藻门马尾藻属,在中国各海域都能生长来源丰富,并建有大型的人工养殖基地,具有抗血栓、降血脂和延缓衰老等功效。而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褐藻中,具有多种营养保健功能,酚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菌功能,研究表明褐藻多酚具有很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多酚在包装膜上的和抗菌能力取决于多酚从膜基质的迁移能力。由此可见,羊栖菜来源丰富,羊栖菜内的多酚含量高,提取的多酚具有对人体无害、有较高的抗菌能力。如果能融合进褐藻糖胶基质制备成膜将有可能成为具有抗菌功能的可食性活性膜。目前,国内外尚未有褐藻糖胶作为基质制备具有抗菌活性的可食性膜的报道,因此限制了褐藻糖胶的应用领域和应用价值,有必要对此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低能耗、操作简单、绿色环保等优点,且提高褐藻糖胶的应用领域和应用价值的用褐藻糖胶和多酚制备具有抗菌活性的可食性膜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
(1)褐藻糖胶和多酚复合膜液,该膜液包括以下组分:
褐藻糖胶 1wt%
甘油 0.08-0.64wt%
吐温-80 0.16-0.80wt%
多酚 0.12-0.44wt%
余量为水;
(2)去除褐藻糖胶和多酚复合膜液中的气泡;
(3)制备坯膜:将褐藻糖胶和多酚复合膜液倒入到成膜模具中,凝固成坯膜;
(4)对坯膜烘干,去除水分;
(5)交联固定:坯膜连同成膜模具一起放入浓度0.8-2.4%的氯化钙溶液中交联固定5-10min;
(6)烘干成型:将经过交联处理的坯膜进行烘干,并从成膜模具上揭下成品膜,获得基于褐藻糖胶和多酚的抗菌活性的可食性膜成品。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多酚为茶多酚或褐藻多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04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