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的求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79049.3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7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郭本银;王丽萍;谢耀;王辉;周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16 | 代理人: | 赵勍毅 |
地址: | 130033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联 机器人 工作 空间 求解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并联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求解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的方法。
背景技术
并联机器人(也称并联机构)应用领域包括:运动模拟器、虚拟轴机床、微操作机器人、并联力传感器、空间飞行器的对接装置、天文望远镜的姿态控制器等等。在所有这些应用中,都离不开对并联机构工作空间的研究。工作空间是衡量机器人性能的重要指标,所有并联机器人都需要更为精确和详尽的工作空间描述。
并联机器人的工作空间是指其末端执行器的工作区域,是衡量机器人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的求解方法主要有两类:解析法和数值法。解析法的代表为几何法,它利用曲面包络原理求解各支链空间边界,再利用曲面求交获得实际工作空间,但是这种方法求解复杂难以实现。数值法是在空间中进行扫描,利用机构的逆解获得当前位姿对应的结构参数,以边界约束条件为判定依据从而获得所有边界点的方法,但是传统的数值方法并不能反映运动平台具有一定姿态调整能力下的工作空间。
因此,如何对传统的数值方法进行改进,以反映运动平台具有一定姿态调整能力下的工作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求解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的方法,且该方法能够反映运动平台具有一定姿态调整能力下的工作空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求解并联机构工作空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一:建立并联机构的坐标系,定义出并联机构的活动平台坐标系{P}:Op-XpYpZp和并联机构的固定平台坐标系{B}:Ob-XbYbZb;步骤二:变换坐标系以欧拉角表示活动平台的姿态;步骤三:在以欧拉角方法表示活动平台的姿态下,根据定义的传递矩阵和解算公式得到该姿态下的并联机构的杆长;步骤四:对活动平台进行空间扫描,根据边界约束条件生成具有一定姿态调整能力的工作空间。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包括将活动平台坐标系{P}:Op-XpYpZp的当前姿态用初始与固定平台坐标系{B}:Ob-XbYbZb重合的坐标系进行三次有顺序的旋转。
优选的,三次旋转的顺序为:(1)绕{P}坐标系的Zp轴旋转角ψ,ψ为最终Zp在{B}中XbYb平面内的投影与Xb的夹角;(2)绕{P}坐标系的Yp轴旋转角θ,θ为最终Zp在{B}中与Zb的夹角;(3)最后再绕{P}坐标系的Zp轴旋转角φ。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的传递矩阵具体公式为
其中,φ、θ、ψ为欧拉角中的自旋角、章动角和进动角。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的解算公式具体为
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的边界约束条件具体指杆长极值。
优选的,所述杆长极值包括杆长极大值和杆长极小值。
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空间扫描的扫描方式,采用柱坐标的极角和极径的方式在空间中进行扫描,直至探测出空间中所有的边界。
优选的,所述步骤四的具体流程为:利用柱坐标系的方式构造扫描空间,在高度上以微小步长将搜索空间分割为若干个平行的扫面平面;在每个扫面平面上以极坐标的方式,使活动平台中心点坐标的极径和极角分别从0开始逐渐增大;由步骤三计算得到每个扫描点对应位置的各个杆长长度l';根据杆长约束条件lmin≤li≤lmax判断是否仍在工作空间范围内,若超出的话记录边界点;依次搜索出各个扫描截面上的边界曲线,进而得到整个工作空间。
优选的,在每个扫面点添加灵活姿态角判断的扫描,即令章动角θ为特定值,进动角ψ从0°到360°进行姿态扫描,为了限制运动平台自身的转动,令进动角等于自旋角的负数,即ψ=-φ。
本发明提出的求解并联机构工作空间的方法解算效率高,能够得到活动平台具有一定姿态调整能力下的工作空间,对于并联机构的设计和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90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